2018年,吴兴区文体局围绕市场检查、行业管理、安全生产、队伍建设等方面,搭平台、补短板、提效益,致力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和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一年以来,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场所3100余家次,查处违规经营180余起,行政立案30起,有效保障了辖内文化市场的规范有序。
(一)千方百计抓市场监管
拓展监管主体,严明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畅通监管渠道,严密监管网络。
1.严密部门巡查。一是夯实日常巡查。开展网吧、歌厅、印刷厂、书店、游泳池等场所的日查、不定期夜查、错时查、违规举报实时查。区领导带队检查文化市场4次,局领导带队夜查25次,大队开展夜查72次。二是开展专项检查。围绕重大活动、重要时段、重点区域,针对性开展了地信大会安保检查、护航互联网大会检查、春节市场检查、两会市场检查、“两考”市场检查、艺术品市场检查、艺术考级机构检查、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检查、僵尸企业排查、“地卫”检查、黑网吧摸排、迷你歌咏亭检查等20余项检查。三是落实双随机检查。完善双随机“两库”工作,开展24次双随机抽查、2次跨部门联合检查,检查场所252家,并按时公示。
2.强化属地检查。完善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指导8个乡镇(街道)完成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调整,并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纳入其年度考核,督促属地政府开展文化市场检查工作。每月调度属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展,定期调度属地“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进展情况,促使属地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的文化市场监管职责。今年以来,召开全区乡镇(街道)文化站站长管理工作会议3次,赴埭溪、织里等地协调黑网吧、黑歌厅处置工作会议11次,开展网格长(员)业务培训3次,各地文管办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场所2000余家次,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问题130起,整改率100%。
3.借力监督检查。一是引导群众参与监管。每家文化经营场所显眼位置张挂“12318”监督举报电话,安排专人24小时受理“12318”、“12345”热线电话和“110”平台联动举报信息,保证一线群众参与监管渠道24小时畅通。今年以来,受理各类举报30余起。二是建立义务监管队伍。发挥治保主任、老党员、退休教师等人员就近靠前的地缘、资源身份优势,组建了近200人的义务监管队伍,采集有效网格信息32条。三是指导行业协会自查。加大培训指导,让印刷、网吧和娱乐行业协会担负起消防培训、隐患自查、违规整改等工作,自律自管,从市场内部解决行业自身存在的苗头问题,规范行业发展。
(二)尽心尽力抓行业发展
以“平安建设”、“文明创建”为统领,健全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措施,加大帮扶力度,致力文化行业发展升级。
1.健全机制。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扫黄打非)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消防、公安、工商、环保、安监、电信等职能部门,对接两办、政法、宣传、环保、团委等单位,重新明确文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要求,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一般事项通报制度、难点工作部门协商制度、重大工作报告制度。
2.引导转型。指导从服务环境和服务品质入手,以经营内容益智化、健身化,经营形式联网化、立体化为主,鼓励企业增加投入、改善装备、提升服务,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一年以来,扶助22家场所转型创建,“杰拉网咖”等3家企业获评全省转型升级创建示范点,“湖州杰组智能标签科技有限公司”获区政协委员专项视察时一致好评。
3.分级管理。实行市场经营黑红名单制度,开展经营服务标准化建设。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分为“A、B、C”3类等级,分别执行相应的日常监管规定,并于年终进行考核和调整。通过标榜先进,推广典型,以点带面,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织里杰拉网咖、博乐网络康泰西路分公司等31家企业入评A类放心场所。
4.全面普法。一是严格审批告知制度,在经营业主获领许可证过程中,告知必须依法经营,把好监管第一关。二是开展文化市场经营业主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范经营知识培训4次,先后培训经营业主700余人次,实现培训全覆盖,企业主依法规范经营自觉性大幅提升。三是坚持行政处罚和普法教育相结合,让依法经营知识伴随检查、整改、处罚全过程。同时,坚持上门送法,发放内容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折页300余份。
(三)全力以赴抓安全生产
围绕“文化市场零事故”目标,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强摸排、强管理、强整改,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文化市场。
1.问题前移。充分吸取“台州足浴店火灾”、“杭州三墩餐馆爆炸”等事故教训,定期开展市场调查摸底,分析隐患存在重点领域,提前研究风险点,制作问题清单,对症下药。今年以来,开展无证场所排查摸底和消防隐患大排查5次,梳理市场经营安全隐患100余条,制作问题整改清单1份。
2.责任上移。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落实,完善领导带队检查制度,细化责任、压实担子;加强部门协作调度,聚合工作力量;与经营业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321份,提高其责任意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3.重心下移。加大网格员队伍指导培训,延伸监管网络,夯实基层基础,建立社会大监管格局,变单兵作战为群防群治。今年以来,开展文化市场网格检查工作要点培训600余人次,印发网格工作手册5000余份。
4.监管后移。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扎实开展消防专项检查,加强市场安全巡查,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每家文化场所经营情况记录,如实填写“一店一本”,做到检查覆盖100%。严格依法执法,做到防范严密、打击有力。
(四)坚持不懈抓队伍建设
以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办案水平为目标,严明纪律、完善制度,全力“比学赶超”。
1.修订制度。新修了文化市场举报电话“12318”和政府阳光服务热线“12345”的受理制度,完善了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工作信息报送等制度,并以定期考核、抽查、展示、比武、汇报等方式促使制度有效落实。一年以来,撰写了《基层调研发现网吧行业转型升级面临三个方面因素制约》、《吴兴区反映夏季游泳场所“带病经营”问题普遍》、《吴兴区网吧行业转型升级现状探究》、《区文体局“七五”普法工作总结》等调研文章和工作信息近200篇。
2.培训拓展。开拓执法视野、提升执法能力。一是定期开展“每周一课”、“每月案卷互评”、“党纪一刻钟”活动。二是组织6人次赴陕西渭南、德清、长兴开展执法交流和交叉执法活动,派出4人考察组赴安吉学习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经验。三是开展大队内部案卷评析28人次,参加市文广新局业务培训17人次,参与市、区两级执法案卷评查7人次。
3.技能比武。一是梳理文化市场行政法律、法规、文件1333页,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执法技能大比武活动,编制全省执法考试测试题目30道。二是派员参加全省、全市文化执法技能大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三是100%全部通过文化和旅游部网络课堂年度在线培训与考试任务,开展队内案卷评比4次,知识竞赛3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文化市场平安有序发展目标,提振精神、细化举措、提升实效。
(一)完成执法机构综合改革。落实省、市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改革的工作要求,依照湖州市的改革方案,做好我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的编制梳理、管理区划调整、人员调配等工作。
(二)全面从严实施市场监管。聚全区之力做好护航“互联网大会”、两会、“春节”、“暑期”等重大节庆活动的开展。严密日常巡查,实行双随机巡查机制,加大抽查、暗查、交叉巡查力度。推进“1+1+1”监管,突出行业协会自律自管,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社会大监管格局。
(三)完善文管工作联席机制。健全区、镇(街道)两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协作机制,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一个季度召开1次联席会议,一个季度开展1项整治行动,一个月调度1次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四)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严格日常巡查和夜查,开展“清源、护苗、净网、秋风”四大行动,整治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严打网吧未核对消费者身份信息、接待未成年人上网等违规经营行为;深化无证照经营整治,加大黑网吧、黑歌厅、黑游戏厅的打击力度,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五)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责任落实为根基,提升业主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主动担当意识。开展印刷、娱乐等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防隐患大整改,提升经营场所“四个能力”建设。提升安全形势的实时分析、预警预防和综合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