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受到疫情影响,今年消费投诉情况显得格外特殊。疫情防控期间,吴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做好各类投诉举报的办理工作,根据近期受理的投诉举报情况以及对疫情过去消费动向的研判来看,消费者购物消费的集中风险点主要在于微信购物、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一、微信购物要警惕。疫情期间大家减少了出门的频次,网购成了重要的消费模式。在微信朋友圈卖防疫物资、国外奢侈品代购、减肥美容养生等产品的内容屡见不鲜,此期间区消保委接到不少消费者反映通过微信购物引发消费纠纷的案例。在此区消保委郑重提醒消费者,微信购物存在以下风险:一是目前微信缺少第三方担保机制,也缺少对微商的信用评价机制,钱款一旦进入对方账户将对商品售后缺少约束力。二是微商一般没有实体店铺,消费者通常都是通过微信聊天进行交易,对微商的了解也仅仅是对方的微信号、微信名,甚至连对方的真实姓名和电话联系方式都没有,一旦被对方拉黑将陷入被动。市场监管部门因掌握信息太少缺少对微商查处的抓手,而公安部门也可能因为案值不大不予立案。三是微商产品良莠不齐,特别是防疫用品全国性稀缺的情况下,微商销售的产品来源、真假难以判断,甚至有个别人利用防疫物品开展非法集资、传销活动,涉嫌刑事犯罪。
二、食品安全要注意。随着复工复产的脚步加快,不少餐饮店、食品店都陆续恢复营业。因长期处于闭店状态,可能会存在销售过期、变质食物的可能性。在此区消保委提醒:一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尤其是打折销售的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保质期,观察食品外观颜色是否新鲜,切莫贪图便宜。二是倡导理性消费,切莫囤积食品。重大疫情面前,市场供求造成价格出现小的波动实属正常,广大消费者切勿跟风抢购,吴兴区目前农贸市场、各大超市物价稳定,大量购买既造成浪费,又存在食品过期变质的隐患。三是避免堂食,鼓励打包。由于目前疫情还未完全结束,广大消费者要积极响应号召,特别是在早餐店、小吃店做到打包带走不堂食,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
三、预定出行产品要留心。在疫情过去后,出行产品也将走出寒冬迎来春天。宅家多月的心也开始蠢蠢欲动,出行产品也会渐渐升温。消保委提醒:一是通过旅行社预定出游的消费者,一定要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吃、住、行的标准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二是通过网络平台预约的消费者,一定要看清楚预约产品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限制,同时尝试不同账号查看产品价格,以防“大数据杀熟”。三是关注国际疫情动态,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防疫形势依旧严峻,请尽量避免预定疫情发生国家的非必要出行。
无论消费者选择任何形式的消费,都应注意保留相关凭证和对方的联络方式。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保持头脑冷静,倡导理性消费,谨防新形式的消费诈骗。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协商未果,要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