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2021-09093 | 发文时间: | 2021-12-06 09:26:2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吴兴区人民政府 |
金苏萍委员、释常进委员:
《关于太湖溇港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由衷感谢两位提案人对织里镇太湖溇港区域开发的重视、关注和思考。
针对提案的内容,现回复如下:
目前织里镇对于溇港文化的开发主要围绕义皋古村落的开发保护展开,义皋处在太湖溇港区域的核心区域,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是沿太湖七十二溇港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关键节点,也是湖州环太湖带古村落建筑保护得最完整的地区之一,2014年义皋村成功入围国家传统古村落。
近年来,秉持着保护自然生态,留住文化乡愁的原则,对义皋村区域内的范家大厅、周家老宅、李家老宅、尚义桥、义皋茧站等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并进行合理化利用,并设置主要点位集中展示溇港文化:(1)溇港文化展示馆:将义皋茧站一楼打造成为溇港文化展示馆,通过实物展示、图文讲解、视频演示、微缩模型现场体验的方式全面生动展现溇港水利灌溉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于古代太湖南岸村落发展的经济社会价值,桑基鱼塘循环经济对于湖州桑蚕丝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获得广大本地和外来游客的一致好评;(2)湖镜博物馆:义皋茧站二楼通过项目招引引进上海投资方建设成为湖镜博物馆,详细介绍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湖州铜镜的发展历程,着重介绍湖州石家镜、湖州薛家镜;(3)溇港文化书报馆:李家老宅改造成的溇港文化书报馆收藏了从元明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关于溇港文化的书籍共74种215册,老报纸46张,这些史料从多种角度记载了溇港的成因、技术和社会经济价值。(4)崇义馆:崇义馆由范家大厅改造而成,也称家风家训馆,2003年被评为湖州市文物保护点,是范仲淹后人故居,人才辈出。(5)南北运粮河:位于溇港景区中间的横塘是南北运粮河溇港水系的一部分,原先是明朝朱元璋行军打仗时运送军粮用,战争结束之后就变成了民用交通运输通道,从明清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是这一带非常热闹的水上通道,往周边县乡、周边省份如上海、江苏运输蔬菜、水产、稻米、丝绸乃至书籍等商品都是通过这条小河。
此外区域内还设置了尚义牌楼、兴善寺、雕版印刷馆等集中展现溇港文化的游览点位。对于溇港文化也有很大成果,挖掘了三道茶、火羊会、青苗荟、三月三等传统习俗,皋伯通、钱镠、吴云、吴石铭、等历史文化名人。
在文化演出方面,目前义皋村已开发四大节庆活动,祈福节、火把节、童玩节和太湖溇港文化节,表演项目有溇港泛舟、旗袍秀街、文正听曲、非遗展示(剪纸、刺绣、花糕、刻板)等多种形式,展示独特的溇港文化。
义皋先后获得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湖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湖州吴兴太湖溇港国家水利风景区等称号,2017年被评为国家级3A景区,2018年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目前义皋村整体环境正在提升中,由义皋村和伍浦村共建的“太湖溇港景区”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
针对工作实际并结合提案中提出的建议,下一步织里镇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遵循全域设计,提升溇港商业价值。在对溇港水利和人文文化的开发利用中遵循市级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运作,加强与周边县区的沟通合作,实现环太湖南岸旅游资源集群效应整体提升。在开发利用中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有序的商业利用,适度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业,努力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的良性循环。
2、人文演出+实景体验,全面展示溇港形象。以文化 继续深入挖掘溇港文化,加强义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宣传工作,树立鲜明的溇港形象。打造溇港圩田系统风情带,以科普、实践、营地、水上游等多种形式实景体验溇港圩田系统,在展馆的视听感受后再增加桑基鱼塘的实景穿越体验,让游客充分领略太湖先民的智慧。开发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演出,适当增加表演场次,特别是在重要节庆时开发更多形式示范演出,集中展现溇港文化、水乡文化、桑蚕文化、鱼米文化。
3、做好环境整治,持续维护溇港生态。 坚持“以人为本,合理整治”的原则,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太湖流域蓝藻治理工作,推进义皋及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除义皋村外,积极打造伍浦村等周边村落美丽乡村建设,文旅宣传融合。正确处理好文旅发展与群众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农民群众在古韵风情中享受现代生活。
另外,在对义皋村和伍浦村的未来村庄建设方面,织里镇按照区政府对滨湖六村旅游带的统一规划方案进行,目前建设重是景区人文自然风景开发和农旅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最后,再次感谢两位提案人对太湖溇港保护和开发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会就此问题加强与区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进一步推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同时,也欢迎两位提案人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