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30502/2022-01354 发文时间: 2022-03-23 14:34:5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高新区管委会
高新区2022年工作思路规划

高新区2022年工作思路规划


2022年,高新区将坚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目标不放松,狠抓"七重七新",以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在社会治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质增效。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确保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确保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增长15%确保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1%,力争增长23%;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0%,力争增长22%;确保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力争增长24%

——确保实到外资再同比增长300万美元

1.重点指标有新地位

高新区要继续在各项经济指标上完成占比、排名第一,实现为全区做贡献目标的基础上,对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国家级高新区,争取在全市、全省取得一席之地。通过骨干龙头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经济总量,聚焦三一、久立、世仓等重点企业,着力开展"双金""双高"培育,预计规上工业R&D占比达到4.2%,完成股改4家,新四板挂牌3家,申报绿色工厂15家以上

2.重点科创有新动力

立体化打造科创载体创新创强科技含量,七大科创平台争取产值实现100亿,税收达2亿元,确保引进科技人才项目40个。引育申报国、省千人才5名;协助企业申报南太湖精英计划项目12个,力争入围项目6个。积极利用企业、项目"源头活水",力争到年底引进A、B、C类高端人才15名,创建省级高企研发中心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以现代物流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载体,不断创新、增加公共服务覆盖面和服务形式,打造"奔跑"服务特色品牌,深化服务内容和细节,进一步促进七个园区企业的紧密联系,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结合小微园区体制扩规行动做优做精小微体量,2022年新启动安通、国千等小微产业园,预计新培育规上企业10家,加快实现产业集聚配套,小微培育提升两大功能,形成一园一特色的后发动力矩阵。

3.重点项目有新态势

坚持"三商"模式,加强与仲量联行、戴德梁行、安永、德勤等一批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从源头上获取知名企业项目线索。加快形成招引链主型、领军型、总部型项目格局,完成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子信息三个产业的产业链招商地图构建,计划建立联系企业不少于35家;针对苹果、博世、华为等巨头供应链体系强化招引,引进已取得该类型供应链代码的企业不少于5家。加快莱宝高科显示面板百亿项目,极智嘉智能机器人项目等已有投资意向项目的推进。紧盯立讯精密、歌尔声学等市值超千亿并快速扩张企业项目。

4.重点平台有新形象

依托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快常溪、后林平台的互联互通,推动产城融合。结合湖织大道改造提升,全力以赴推进湖织大道两侧高质量项目入驻、高水平景观打造。完成常溪平台清零扫尾工作,三一装载机项目预计到2022年底一期主体结顶,装载机配套产业园启动建设,已签约配套企业8家,推动成峰、新奥克等项目建设。蜀山路(中兴大道-外环北路段)、工业路、树庄南路改造提升工程明年6月前确保完工,常溪工业平台路网将基本完善,全面提升常溪平台形象。

5.重点区域有新突破

提升乡村颜值,加快推进以滨湖六村为核心的高水平示范带建设,围绕"一村一品,美丽宜居"为亮点,完成东桥创建,大溇申报,实现滨湖六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融合居民自治+数字平台运用进一步优化村庄环境长效治理,实现市级农村垃圾精准分类标杆村全覆盖。启动7.8公里农村交通公路提升工程,湖薛线、晟太线等拓宽提升工程预计年底竣工。增强乡村实力,全力推进滨美、德马、明康汇蔬菜种植等新项目落地建设,培育重点农业"大好高"项目3个,确保滨湖产业带初具形象。杨桂珍太湖蟹、怡辉湖羊等传统特色养殖产业持续提升品牌效力,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深度交叉融合的创新模式,全面打造滨湖带智慧化农业、体验式农旅示范。增富百姓口袋,继续谋划一批质地优、发展前景好的增收项目,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增加项目收益。2022年,完成75%行政村经营性收入70万元以上目标,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在10%以上,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7万元以下现象。

6.重点民生有新进展

加快常溪四期(18万方)工程建设进度,谋划和确定戴山三期和常溪五期项目的开发模式,争取年底完成方案设计。完善城镇功能配套建设,新城中学有望2023年8月建成使用。高新区生活广场(工业邻里中心)预计投资2亿元,2024年完成建设,构筑工业园区内的人气商圈。全面启动湖薛线沿线14个港湾式公交站台建设,预计四季度竣工。以"两美"创建为基础,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利用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强对重点领域、区域、行业的安全监管,构建应急管理综合网络。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新城、砂洗城特色化治理之路,深入发挥网格+村+片区+条线的全方位联动体系,落实领导包案+专人对接责任制,进一步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组织在推进创新创业、促进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作用。

7.重点党建有新引领

一是干部队伍再优化。实施"能上能下、奖惩分明"的组织机制,通过遴选、竞聘等方法充实年轻干部队伍,以"实绩争先"为导向,不断完善考核、跟踪问效等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能力。二是基层组织再巩固。与纪检监察、农业农村、民政等条线密切合作,严格制定落实村干部日常管理制度、考核办法,通过片区协同、联村指导等机制,扎实做好村干部为主体的指导、监督及培训等各项工作。三是党建品牌再增色。通过"党建+"模式整合资源、借势发力、打造亮点,推动村社党群阵地、滨湖党建示范带、园区政工师等党建品牌创新出彩,培育一批遇事有担当、攻坚有魄力,带头能致富、护民强支撑的明星书记。四是廉政建设再加强。严明法规纪律监管,在各基层党组织定期开展纪检监察,机关系统定期开展效能督查。通过党性意识培育、纪律法规宣讲、干部警示教育等多项措施,扎实思想领域建设、筑强意识防御阵线。

    • 主办方: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
    • 网站标识码:3305020002
    • 技术支持电话:0572-2289130
    • 技术支持:吴兴区数据局
  •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