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山与北方不同,北方多嘉木,南方盛产竹。我们吴兴的兴起,其实就跟她有丰富的竹资源有关,竹,保得吴兴在历史上避免兵祸,“遇竹止戈”,吴兴竹又是制作湖笔绝佳的材料,最终“以文化武”。所以今天的“吴兴十二兴”系列报道我们来说说“文武双全”的吴兴竹---《制竹笔兴,安邦定国的故事》。
吴兴竹,最早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进程,是作为兵器出现的。4000年前的一天,夏朝的天子打了一场大败仗,逃到了吴兴。夏朝管天子叫“后”,这位战败的夏后叫做姒杼。之所以逃往吴兴,是因为他的庶出哥哥姒无余在太湖与钱塘江之间的“大越之地”建立了最早的越国--於越。姒无余一直奉命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夏朝的氏族姒文命---大禹的陵墓。
这场仗,败得很惨烈,对手是东夷,东夷九部团结在一起,一直对夏朝政权形成威胁。因为东夷是伏羲女娲的后代,所以一直以“蛇”作为大部落的图腾,这次姒杼真的是被蛇重重的咬伤了。
其实姒杼之前几任夏朝天子都是流亡政府,太康失国、仲康傀儡、相被虐杀,直到少康时期才忍辱负重再次复国,史称“少康中兴”,然而九夷势力仍然极其强大,少康全力支持庶子姒无余建立越国,少康死后,征东夷统天下的重任就交给了嫡子夏杼,可是第一次征东夷在战败中收场。
夏杼这一次战败后没有回到国都,而是逃到哥哥无余的越国,一方面祭拜祖先大禹,另一方面他也是为了看看天下人心。所以他选择了“避”,其实“避”是一种很高明的政治手段,代表了尧舜禹时代的一项传统。
尧舜禹时期是禅让制,禅让禅让都是把最高统治权让给非血缘的有德君主,但是前一任统治者的长子也有很强实力,所以即便禅让给自己,还要看天下是否归心。所以舜在尧禅让给他位置之后,没有选择马上即位,而是“舜避丹朱(尧的长子)于南河之南”。舜避的时候,天下用脚开始投票,诸侯都来到舜这里朝拜,而不是丹朱,最终在民心所向上,舜名正言顺的拥有了天下。舜死后,禹避商均(舜的长子)于阳城,天下人投票给了大禹。禹死后决定禅让给伯益,当伯益避启(禹长子)于阳城时,情况发生了改变,天下诸侯居然都去了启那里朝拜,启得到天下人心,就顺利建立起了夏朝。
而这一次,虽然姒杼的父亲少康复国中兴了,但是东夷的势力还是很强,所以这次东征失败后,夏杼选择“避”。在吴兴妙西的一座山下,修建了一座城,取名“避它”,它指蛇,也暗指了东夷,效法古人看看人心归夏还是归东夷。这座修建“避它城”的山,就是现在吴兴妙西的“杼山”。
此时的各部落也都在观望,到底是夏强,还是夷强?夏杼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军备重整。因为他要想出在军事上能够克制东夷,尤其是弓箭的利器。夏杼发现,吴兴周围的山丘有大量的竹子,削头砍尾,可以快速制造出一种投掷武器,夏杼以自己的名字杼的变体,取名武器为“矛”。他特别选择了其中一种竹子,如果在生长期未变粗时砍伐,韧性尤其好,从此这种竹子也叫“矛竹”,就是后来的“毛竹”。
夏杼接着又发明了用山中野兽皮革做成的革甲,用来抵御石箭头的射击。两件军事装备都是划时代的,攻守兼备,是一种军事思路上的巨大进步,之前的氏族战争,因为没有装甲没有转圜余地与时间,往往是一波流,要么拼杀成功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转身败逃,但是有了矛革就完全不同,矛是投掷类远程重型武器,可以在肢体未接触之前就对敌方造成伤害,与东夷氏族的石弓箭相比,少了张工和瞄准时间,可以在草丛中蓄力,突然站起进行投掷,用密集阵的覆盖度取代准度,埋伏作战成为矛时代的特色。而革甲让战争的残酷度降低,格斗时间拉长,这就让拥有更高超格斗技巧的战士脱颖而出,形成了类似百夫长、千夫长的基层士官,“军队”的概念开始形成,职业化军人出现,而不是氏族时代的全民上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越甲,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制甲技术作为越国的祖传技术在夏杼的后代勾践时代再一次救了这方土地。
最终,夏杼凭借着“矛”和“甲”和哥哥带领的古越国吴兴人人力支持下战胜了东夷,东夷九个部落大数归顺,这就是“夏杼南巡斩九尾”的故事。
开篇我们说了吴兴竹对中国有“一武一文”两大功绩。武的说完了,说一说文。吴兴竹对中国文化改变最大的就是“霞幕竹”,因为它是最好的制笔管材料。
都说天下最好的湖笔出自善琏,但是制笔这件事不仅仅是善琏一地之事,这是靠小区域大协作的。一杆毛笔,需要用到多种动物的皮毛,需要用到恰当的竹子,需要用到趁手的工具,需要有精巧的工匠。太湖平原正好满足了所有的需要。
湖州古代制笔民谚说“蒙溪清水,含山娘;德清笔刀,东林匠;本山羊毫,江淮兔;东北元尾,霞幕竹。”
善琏蒙溪的溪水清冽,梳理出的毛特别顺滑。含山一带的妇女心灵手巧,最适合做“水盆娘娘”这道工序。德清从春秋时期就是中国重要的冶炼基地,毛笔所需的各种工具都由德清制造。吴兴东林的刻字、刻碑匠人本事最好,给毛笔笔杆刻字的人大多来自东林。
而所谓本山羊毫,是指在嘉兴硖石、王店一带所产的湖羊,羊毛制笔为最佳。江淮一带的草兔皮毛做副毫的毫料,尤其是做小画笔,画工笔画。东北的元尾是指关外的黄鼠狼毛,是“狼毫”中的上品。而笔管的话,就是产自吴兴妙西霞幕山下的一种“冬白竹”为最佳。
所谓的冬白竹,是冬季生长青白色的竹。冬竹质地坚硬、不蛙不裂,特别是青梗笔杆特别清白。虽然湖州到处都有竹山竹林,但是妙喜港边,霞幕山下的竹子质地上除了硬还特别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运输方便。
湖笔制作,善琏最佳。在小流域来说,善琏之所以制笔业成熟,跟就近取材有很大的关系。善琏处在太湖平原河网交汇的地方,尤其是善琏河道与頔塘通,頔塘与运河通,与妙喜港通。不论是羊毫、兔毫还是笔管都是通过联通的东西苕溪、老龙溪、頔塘等等的河网最终把材料运抵善琏。
距离善琏最近、航道行程最短,取材最方便的一座山区恰恰就是妙西、道场群山,所以从妙喜港、、东苕溪过頔塘、老龙溪到善琏的笔管线路不论从材料品质还是运输成本都是性价比最高的。
至今善琏还流传着“蒙颖寻竹”的故事。蒙颖的祖父蒙武与王翦一起领导了秦灭楚之战,而秦国拿下包括湖州在内的楚国土地之后,秦始皇派蒙武的儿子蒙恬“镇搞吴越”,在此期间蒙恬认识了善琏西堡村人卜香莲,结为连理后生下了蒙颖。在第一批改良毛笔制作技艺的时候“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 但是这种毛笔并不好用,尤其是枯木,韧性不够,容易枯折。
蒙恬离开湖州后,前往北方,领导了几大旷世大工程---修长城、建九州驰道、经营开发宁夏。这里就需要大量的会计、文书工作:物资登记、人力安排、工程测绘....所以原本的“鼎铭系统”完全作废,再加上秦朝郡县化,官僚制取代贵族制,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更迫切需要“文书系统改革”、需要“好笔”。逐渐长大的蒙颖开始为父母分忧,所以湖州本土传说中,蒙颖在外公家长大,十几岁时开始走遍湖州群山,寻找替代“枯木”的“笔管”,几个寒暑过后,最终在吴兴妙喜港边的霞幕山中找到了这种在冬季生长的“冬白竹”,蒙颖改良后的“竹毛笔”在原始毛笔中“脱颖而出”,此后湖笔以竹管做笔管,延续至今。而在善琏的“蒙公祠”中,至今把“蒙恬”、“卜香莲”、“蒙颖”三尊像同时祭拜,千年香火不断。
不论是最早的竹作矛,还是后来的竹作笔,其中有一个亘古传承的内在核心---工匠。吴兴凭借着“制竹而兴”的最大遗产,其实是吴兴的“工匠精神”。在各个领域,这种“吴兴工匠”精神都在影响着各行各业。
比如这样一位匠人,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的张永华,他是一名砌筑工,他凭借着砌筑,获得了全国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吴兴区人民政府工程项目获浙江省钱江杯奖和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被省总工会授予2018年度“浙江金蓝领”的荣誉称号。
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吴兴工匠精神”。一位位吴兴工匠,就是一根根吴兴竹,扎下去就是劲,立起来就是韧。
当然,竹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因为“吴兴竹”还代表了另一种境界----“美学”,代表了另一种态度---“吴兴审美”,创造了另一种文化---“吴兴竹派”。下一期“吴兴十二兴”系列报道,我们会走进《凭竹画兴,江南画派的故事》,说一说为什么“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