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2023-00978 | 成文日期: | 2023-02-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来源:爱上吴兴客户端 |
从警二十多年来,杨美怡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现为湖州市公安局吴兴区分局龙泉派出所高校社区民警。从警21年以来,杨美怡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她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接手高校警务网格的八年里,她所在的警务站作为警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已能承接报警求助、户口咨询、流口登记、出入境管理、纠纷调解、安全防范教育培训等各项公安业务。因她出色的工作表现,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敢于创新,开启高校警务的新模式
2014年9月,杨美怡从治安民警换岗成为一名高校的社区民警。在高校工作的八个年头中,杨美怡紧跟时代的脚步,积极投身高校警务工作,爱拼、敢想、敢干。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杨美怡看到了广大师生的需求,并于2021年12月提出了关于增设“公安高校网上服务大厅”的设想,该设想也成为了湖州市公安局第二届十大金点子之一。为了金点子能顺利落地,杨美怡奔走于三所高校和分局间,自己画流程图,设计组织框架,终于使“公安高校网上服务大厅”在2022年9月开学季成功上线。
公安高校网上服务大厅主要由人口管理、安全专栏、大型活动、求助专栏、预约管理五个大版块构成,是根据师生实际需要搭建的警校专属政务通,是“浙里办”等政务服务平台的有益补充。在杨美怡的努力下,分局顺利建成了一个可以服务高校3.5万师生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平台上,有服务外国人的居住登记自主申报系统,有公布失物的失物招领平台,更有学生安全课程的“安全微课”、“安全测试”……杨美怡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在服务师生的同时,多方位采集基础数据,为提升高校的管理能力打下了扎实基础。
刻苦钻研,成为防诈舞台宣传员
“杨警官,我的钱都被骗了,请你帮帮我! ”杨美怡永远记得2014年刚到高校岗位时,那个带着哭腔来到高校警务站报案的女学生。该女生因轻信“网络兼职刷单”被骗,不仅自己所有的生活费被骗光,还向多个同学借钱“刷单”,前后加起来被骗了21000多元。这个案件让杨美怡很是震惊,不仅受害人本人防骗意识很差,而且她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也没有人提醒或制止,还借给她钱。这让杨美怡陷入了思索。高校学生因自身原因成为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易受害群体,如何从源头提高学生的防骗意识是杨美怡这几年苦心专研的重中之重。
起先,杨美怡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走进校园,到学校以上课的方式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但通过分析,她发现安全讲座最能引起效果的时间是大学入学的时候。因此在九月开学季,她采用统一课件,与学校保卫处老师进行共同宣讲,达到100%覆盖新生。有时候,杨美怡要挤出中午、晚上时间进行安全讲座,有时为了能多覆盖学生,非专业的她主动要求“翻场”,一个晚上连续讲2场。2场讲座完成下来,非专业的杨美怡往往嗓子都哑了,但杨美怡从不计较,用她的话说,只要能多防住一个案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前几年受疫情影响,高校要进行7天的休整期,学生上网课,不能大规模聚集。这把杨美怡可急坏了,防诈工作要走在前,要和骗子抢时间。在高校老师的教导下,她采用了网课的形式开展讲座。为了让网课更完美,杨美怡就在晚上休息时间刷视频,找寻更多经典的小视频,能给辖区的学生送去生动、实用的防范提醒。2022年开学季,杨美怡完成了18场安全讲座,她制作的课件在高校老师的帮助下,对辖区10000多名新生进行了全方位的教育。
光靠警务站和个别老师共同宣传防骗,效果肯定是不够的。从2015年开始,杨美怡就组建了一支50人的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培训他们专业的防骗知识和最新的诈骗伎俩,再让他们通过微信、微博、QQ等覆盖到其他学生。经过这几年的传承,这支队伍目前已经发展壮大到481名的学生和30名老师。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的今天,杨美怡辖区高校2022年的发案比2021同比下降了8.57%。
细致调解,当好法制理念引路人
在日常工作中,杨美怡“肯动脑筋”“肯想方法”“肯花时间”, 努力当好青少年法制理念的引路人。在她的指引下,辖区学生处理矛盾纠纷更理性、更懂得换位思考。用本人的话来讲,她的最大优势就是给了大学生们比较平易近人的形象,喜欢以一种朋友而不是“警察”的身份和学生们沟通。
2022年9月的一个晚上,杨美怡在微信上接到了一名湖州师范学院女生小美的信息,称自己在兼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想问问杨美怡怎么处置。经了解,原来是一名做兼职的学生因和客户产生纠纷,对方就在网上将她的个人微信号和照片公布在网上,称其不诚信,让大家不要再与其合作。小美觉得很委屈,情绪波动很大。对于非警务工作的问询,杨美怡本可以直接回复“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解决”,但杨美怡没有那么做。因为她觉得学生能找她就是对自己的信任。杨美怡耐心地向小美分析了网民的心态,以及处理这件事情的法律途径,应对网络言论的技巧。经过长达1小时的信息传递,小美终于释怀,看着“杨警官也要开心”的留言,杨美怡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高校学生的情感纠纷也是杨美怡比较头痛的问题。2022年10月23日,一个女生小琴来到了高校警务站,向杨美怡倾诉说,最近与男朋友分手了,但是男生在校园墙发帖诋毁小琴,并且有其他网友在墙上留言,公布了小琴的真实身份,小琴饱受巨大压力。因杨美怡在高校工作多年,对于这个校园墙的运行者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她第一时间联系校园墙,进行了删帖处置,随后杨美怡又把男生叫到了警务站,对男生进行了法制宣传,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希望他不要触犯法律。发现校园墙出现的各类问题后,杨美怡也约谈了已掌握的校园墙的运行者,希望避免同样事件的发生。
杨美怡就是这么一名愿意花时间,引导大学生自我化解矛盾纠纷的“知心姐姐”。用杨美怡的话来讲,大学生的纠纷更重要的是法制理念引导,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将来,如何理性地处置问题才是他们该学的一课,而杨美怡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