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30502/2023-01134 发文时间: 2023-02-16 17:06: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八里店镇
八里店镇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工作思路

围绕湖州副中心、吴兴新中心的发展蓝图,树立对东部一体化和全域城市化的强大信心明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确保“全国百强镇”金子招牌不动摇,全镇财政总收入突破3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各项经济发展指标继续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

(一)着力新城建设,全力打造蝶变跃升新平台,让城市能级“优”起来

一是拉高城市形象新青年城市百亿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为契机,有序谋划重要区位节点,加快开发高铁新城、乌山精品生活区、西湖漾万达商圈三个“百亿级”区块,以项目促城市形象,拉城市高度。加快吴字头、国字头的行政、事业、国企等国属单位在东部核心圈集聚,以总部带东部、以服务带商务。加快完成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规划,深化产城融合,积极打造长三角数字经济新高地、湖州万物智联强市引领区。

二是盘活资源要素。深化实施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持续开展低效用地收储,推动新旧转换、连片开发。重点加快上河漾1500亩区块和紫金桥集镇周边800亩区块收储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坚决要“存量土地”要“发展流量”、向“新增土地”要“发展增量”

三是强化以商引商。紧盯“链主”企业,做大做强智能物流装备、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迭代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培育数字文创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大数字、大研发、大文化产业,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研发空间,抢占产业风口。计划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企业20家,加快培育日创科技主板上市。

四是紧盯培大育强继续抓好万马产业园、南片小微产业园、工业母机产业园等园区内项目建设投产,做好项目服务工作,力争实现园区小微企业小升规3家,下转上2家。深入执行领导联挂重大项目制度,加快推进长三角绿色双碳经济产业园、矿坑酒店、奥青汇等10亿级以上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4亿元,增长5%

)坚持共富共享,全力涵养城市文明新风尚,让社会面貌“靓”起来

一是筑牢共富基石。对标中心城区标准,优化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公园绿地、服务商圈等公共服务设施,消除城市、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域差距,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以公民身份获得社会权利义务的平等对待,增强对社会、政府的认同感和幸福感。着力加快构建数字化智慧治理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智慧+”实现对小区内住户的身份信息、车辆信息、人员流动信息的数据归集,推进治安管理能力升级。

二是打造品质生活。建立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补贴、公共设施收益和业主缴纳相结合多渠道完善物业管理资金。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完善“扩中提低”群体就业服务,继续延伸智慧就业服务市场服务范围。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持续推进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项目,完善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青春合伙人”助力团为试点,实现3年内全覆盖,迭代升级“蝌蚪课堂”,将解决1000名学龄前儿童照管难问题持续推进“两美”建设,全面提升小区街巷面貌和品质,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继续开展“红色物业”创建活动,创新“党建+物业”新模式,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

三是推进民生实事。继续开展“三百行动”,持续推进西湖漾社区、尹家圩社区、紫金花园一期二期楼道门厅改造,抓好安置社区零星停车位、绿化补种、小区围墙、地下停车场地面改造等配套设施整改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每年提供岗位不少于2000个,新增就业人数不少于5000人;加强公共服务供给,确保2023年吴兴中医院正式投入使用;创新镇域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湖州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确保大局稳定。

)聚焦绿色生态,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让城乡发展“强”起来

一是减污降碳增绿见质量。加大高铁新城周边水系整治工程建设力度,提升镇域全水系河道、湖漾景观,谋划打造精品水上线路,将各农业主体串联成线,进一步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完成诸墓漾闸站“网红水闸”建设,并与集体经济链接,增加村集体收入;启动长荡漾清淤工程前村板块水系连通工程,进一步消除黑臭水体影响。紧盯重点区域化工企业和问题河道整治等隐患,切实形成整改闭环,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持续增强绿色发展的韧性。

二是实现农商文旅大融合坚决要把潞村打造成为世界乡村旅游第一镇坚持景区与会址并重,招引游客与承办会议并行的“双路径”方针;坚持凡是规模在市级以上,凡是主题为乡村旅游相关的会议都要在永久会址举办的“双凡是”策略,用足、用活世界乡旅大会会址的承载功能以及千年潞村的文化品牌将艺术研学作为生产力,实现乡旅小镇自身“造血”平衡因地制宜并坚持市场化路径,做好小镇古村落及水上文章,始终把内容运营摆在核心地位,夯实乡旅产业实体基础重点培育扶持丝绸文化、陶瓷茶艺等宋式美学终端消费品产业,探索立具有潞村文化标识的丝绸、陶瓷等文化产业品牌,做优做强全产业链。

三是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依托,加快推进金农、蕾蕾、明锋等项目建设,全年新引进农业大好高项目2新增未来农场2个。引入专业化农创团队,推进乡村业态融合发展,深入做好“旅游+”“互联网+”“文化+”文章,打造以工艺美术、盆景盆栽为重点产业的示范点进一步推动“丝绸之源”“桑基鱼塘”等农业文化的利用,组织开展相关文化内涵的农事节庆活动。

)紧扣作风建设,全力对标人民生活新期盼,让党委形象”起来

一是探索党建品牌。实施开展“理想信念提升、红色堡垒筑强、党员干部提能、党风廉政聚力”等四大提升工程;高标准打造一批基础扎实、工作活跃、特色鲜明、成绩突出的党建示范单位,争取成功创建市级“双强”党组织2个;做强全域党建联盟,打造一批具有辨识度的创富工坊,以“基地育种+农户养殖”、“青春工坊+非遗传承”等创富模式实现集体经济“消薄壮大”,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以上。

二是守牢平安底线。锁定“平安吴兴十连冠”首位镇、示范镇的要求,建强社会治理中心,筑牢基层治理主阵地,进一步提升优化镇社会治理中心联动联治水平,推进片区社会治理分中心、大型单位综治工作站(紫金桥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综治工作站)建设;推动信访积案动态清零,落实专案经营、专班推进,做到集中攻坚化解一批、专案经营打击一批、强化措施吸附一批进一步完善隐患清单和动态排摸机制,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全力“遏重大、降较大、保平安”,确保社会面稳定。

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党纪,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持续深化政务公开,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支持监察监督和司法监督,加强审计和统计监督,着力建设法治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