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2023-02003 | 成文日期: | 2023-03-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来源:湖州市疾控中心 |
随着我们国家防疫政策的优化调整,我市跨境旅游、商务、留学、务工人员可能大幅增加,登革热输入湖州市的风险也将随之升高。湖州市疾控温馨提示:热带与亚热带一向是我市居民出行的热门目的地,随着天气逐渐趋暖这些地区登革热进入高发期。出国前,市民应当了解目的地登革热流行状况及疫情风险,出境后主动做好防护与自我健康监测。
什么是登革热?
2020年7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
登革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是伊蚊媒介传染病,通过“病人/隐性感染者→伊蚊→健康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
登革热的潜伏期有多长?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5-9天。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多数人感染登革病毒后,并无明显症状,发病的患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乏力,并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急性发热期一般持续2-7天,于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仅少数患者可发展为重症登革热,临床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严重脏器损伤。
得了登革热后该如何治疗?
目前临床尚没有针对登革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的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有数据表示,及早发现和适宜的医护可将死亡率降至1%以下。
如何预防登革病毒感染?
1、防蚊虫,最重要
预防措施以防蚊灭蚊为主。市民在疫区逗留期间,可穿长袖浅色衣服、涂抹蚊虫驱避药物、睡觉时安放蚊帐。
2、除积水,护卫生
居住地的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生活环境卫生,特别是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3、就诊时,报病史
入境15天内,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主动告知近期旅行史以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
哪些地区是登革热流行区?
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在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广东、云南、福建、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可发生本地登革热流行。前往这些地区前,请关注疫情信息。
温馨提醒
回国后,市民应注意自我健康监测,若15天内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