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30502/2023-02505 发文时间: 2023-03-28 08:59: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吴兴区人民政府
这个34岁的“小年轻”就爱围着老人转

  3月21日上午,杨东来到了俞连升老人家中。家住吴兴区埭溪镇上强村的俞连升老人今年78岁了。看到杨东的到来,老人很高兴:“阿东,这是早上下雨的时候去地里摘的。”指着篮子里的新鲜芹菜,俞连升一个劲地让杨东中午留下来一块吃饭。

  杨东,今年34岁,是浙江普康智慧养老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养老护理员,也是吴兴区埭溪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他从事养老护理员工作已经有4个年头了。去年,吴兴区首届“最美助老员”评选活动中,他是获选的6名“最美助老员”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位男性养老护理员。

杨东帮俞连升老人理菜

爱心温暖老人

  说起杨东,埭溪镇上200多位老人都特别熟悉。“杨东这小年轻好,对我们也贴心,经常会来看望我们,陪着我们聊天,还会帮忙做些事。”当记者和俞连升聊起杨东,他冲着杨东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在埭溪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226名老人,都由杨东所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固定提供上门服务。杨东平时的工作主要是为老人提供精神慰问和生活辅助的服务。精神慰问主要包括上门探访老人、陪老人聊天排解寂寞等。生活辅助则包括洗晒衣物、拆洗被褥、买菜做饭、打扫房间等家务帮助,还有量血压、挂号买药、陪医就诊等医疗服务。杨东平时主要负责12位老人的日常助老服务工作。“平均每天为1至2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其它的时间就会去看望中心其他工作人员负责的老人,看看老人的身体状态,了解老人的服务需求。”

杨东陪俞连升老人聊家常

  从俞连升老人家离开后,杨东又去镇上的熟食店买了半只铁板鸭给家住蒋坞自然村的赵士普老人送了过去。“之前给他们送来过,老人们说味道不错,就想着再让他们尝尝。”杨东告诉记者,赵士普夫妻俩是村里的特困家庭,去年赵奶奶生病住了一年的医院,所以他时不时就会过来看下老人,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

  等到上午10点,杨东立马赶回镇上的镇中央食堂,领取了6份餐食给他负责配送的老人送餐上门。“我们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时也负责老年食堂的运营,平时需要上门送餐的老人大概有20位,我就负责食堂周边的几位老人,其余的我们专门请了配送员来送餐。”杨东一边说着,一边把6份餐食装进保温箱。镇上的4份,镇旁边的莫家栅村和小羊山村各1份,差不多40分钟就能全部送到老人手中。其中,家住小羊山村的金金贵老人是杨东负责上门服务的老人之一,老人今年已经90岁了,腿脚不便,杨东总会多问问身体情况,基本会等送完餐后,选择下午的时间段来为老人服务。

杨东去埭溪镇中央食堂取餐

更多年轻力量融入服务

  一上午就在这样的忙忙碌碌中度过了。等杨东忙碌完,中午赶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时候,其他工作人员都已经忙完了,团队的同伴小顾帮杨东留了工作餐。小顾今年36岁,是团队里第二位男性养老护理员,平时主要负责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活动和每个月给80周岁以上老人理发等服务内容。“我的家人也很支持我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跟着杨站长工作,我也学到了很多,为老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特别有成就感。”小顾开心地说。

  “小顾刚来我们团队没多久,不过因为年轻上手很快,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也考上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也很专业。”杨东自豪地告诉记者,整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团队共有14名持证养老护理员,其中一半都是和他一样的年轻人,都很愿意为老人服务。

杨东给老人送餐

初心守护“夕阳红”

  养老护理员是一份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是一份需要充满爱心的职业,是一份体现热情和亲情的工作,又是一份又苦又累的工作。为了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还要有一身过硬的照护技能。去年,杨东考取了养老护理员中级资格证书,今年他打算再考高级资格证书。“这个资格证书特别有分量,不仅需要书面的考试,还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考试。初级是需要考查护理员能够为卧床的老人翻身穿衣,中级则要求护理员能做口腔护理等等,在为老人服务的过程中护理技能都用得上,能真真切切为老人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

  埭溪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辐射整个镇的18个照料中心,杨东他们不仅仅只为200多位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更为全镇的1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我们的团队已经越来越壮大了,我希望更多的老人能享受个性化服务,有需求就可以和我们说。”杨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