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2023-04236 | 发文时间: | 2023-05-11 10:08: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今年以来,吴兴区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要求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统筹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和能耗“双控”工作,规上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工业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向好态势,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有所放缓。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基本状况
(一)规上工业用能增速放缓。2023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综合消费总量28.42万吨标煤,同比增长2.5%,处于历年较低水平。实现工业增加值40.92亿元,下降0.9%,低于能耗增速3.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上升3.4%。
2019年-2023年一季度规上工业能耗增速折线图
(二)乡镇(街道)单耗有升有降。一季度,9个管理主体单耗呈“六升三降”。其中,东林镇受个别企业新增用能影响,如新凤鸣中石与去年相比,生产线增加,导致产量增加的同时能耗也随之上升,规上工业单耗上升14.4%。织里镇、高新区受部分高耗能企业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节能降耗形势严峻,规上工业单耗分别上升14.3%和13.7%。八里店镇受华祥高纤停产影响,单耗降幅较大,下降67.4%,能耗降幅明显。
(三)单耗水平处于全市第四。一季度,我区规上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69吨标准煤/万元,单耗效率排名居全市第四(三县三区),高于安吉县(0.67)、南太湖新区(0.54)和德清县(0.49),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6)。从八大高耗能行业来看,全区高耗能行业平均单耗为1.29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市八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单耗水平(1.54)。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1.69)、纺织业(1.70)这两大行业单耗高于全区高耗能平均单耗水平;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0.14)、造纸和纸制品业(0.2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4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74)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1.26)等行业单耗相对较低。
吴兴区2023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情况分析表 | |||||
单位:万吨标准煤、亿元 | |||||
1-本月 累计能耗 | 1-本月 增加值 | 单位增加值能耗 | 能耗增速(%)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
全 市 | 225.54 | 295.60 | 0.76 | -3.5 | -0.4 |
#吴兴区 | 28.42 | 40.92 | 0.69 | 2.5 | -3.4 |
南浔区 | 31.42 | 40.84 | 0.77 | 2.0 | -0.1 |
德清县 | 33.29 | 67.53 | 0.49 | -11.9 | 13.2 |
长兴县 | 88.96 | 74.30 | 1.20 | -3.1 | 5.1 |
安吉县 | 30.13 | 45.14 | 0.67 | -7.5 | -13.7 |
南太湖新区 | 10.66 | 19.76 | 0.54 | -4.0 | 9.3 |
吴兴区#高耗能行业小计 | 19.22 | 14.86 | 1.29 | -2.3 | -1.4 |
纺织业 | 2.67 | 1.57 | 1.70 | 0.4 | -15.3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0.02 | 0.07 | 0.29 | 237.4 | -258.9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0.17 | 1.21 | 0.14 | 18.2 | 1.8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3.95 | 8.26 | 1.69 | -0.9 | -5.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69 | 0.94 | 0.74 | 12.5 | -52.0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02 | 2.27 | 0.45 | -5.9 | 17.8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0.70 | 0.55 | 1.26 | -36.1 | 42.9 |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节能空间逐步减少。一方面,随着全区节能降耗各项管理措施、技术措施逐步落实,能耗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的难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发展脚步持续加快,月度新升规企业如东尼半导体科技、先登绿能新材、咔咔玛科技和泰华工程科技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未来随着产值的稳步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势必增加,节能降耗压力巨大。
(二)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维持高位。今年一季度以来,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67.6%。工业能源消费仍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结构没有改变,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维持高位,对接下去乃至十四五期间工业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影响至关重要,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三)重点耗能企业仍是影响全区能耗的主导因素。2023年一季度,全区共有28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1500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工业总能耗的76.8%。全区能源消费前十大企业累计综合能耗17.85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62.8%,同比增加2.99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10.8个百分点。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坚持把能源“双控”作为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严控高耗能行业产能,完善两高项目管理,从产业先进性、产业链关联度、亩均产出效益、能耗强度、发展潜力、前期进展、投产运营节点等多重维度对项目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严把新增项目准入标准。二是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和高耗低效行业整治,加强对单位能耗高于行业平均的高耗低效企业清理整治,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二)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改造力度。一是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大高能耗企业清洁生产力度,深化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赋能行动,促进工业企业能效持续提升。二是大力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工艺、技术、材料、装备,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碳效码”等数字化改革成果在碳效领跑、碳效评价、碳效提升等领域的引领作用,全力组织开展节能减碳诊断和技术提升等服务,充分挖掘技术节能潜力。
(三)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测力度。工业企业是节能的主体,规上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较高,规上工业能源利用效率若低于全社会能耗利用效率,单位GDP能耗要达到目标任务将十分困难。下一阶段,仍需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行业和能耗增长较快地区的节能监测力度。抓好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对企业的停工技改情况、用能设备更新情况做好问题梳理,密切监控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和电力消费监测,对月度间能源消费出现较大波动的企业早发现、早分析、早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