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2024-01892 | 成文日期: | 2024-04-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区应急管理局 |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事故的
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单
位员工和财产安全,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总则
1.本预案为本单位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组织原则。
2.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在本单位使用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统一领导、专业分工、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4.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我单位特种设备有:锅炉、电梯、储气罐、起重机械、叉车及其设备的安全附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在救援小组的领导
下,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挥单位突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
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协调、指挥单位特种设备事故的预
警、响应、结束、善后处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组建公司应
急队伍,并进行培训和演练等。
组长:公司总经理
副组长:公司副总经理
组员:各部门安全负责人、工段长、安全员
2.应急救援小组的职责
(1)组织协调做好应急预案各项准备工作。
(2)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情况,决策和启动应急预案。
(3)统一指挥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
(4)收集、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制定指挥方案和策略。
(5)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应急响应情况及需要求助的具体情况。
(6)组织指挥救援队实施救援行动。
(7)当上级应急指挥机构介入后,协助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展开各项具体的应急响应工作。
(8)组织应急预案培训、演练。
三、事故风险的来源、特性
1.使用特种设备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特种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如限制器、紧急停机开关等安全装置及警示装置失效,造成设备失灵而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坏。
2.特种设备周围无安全警示标志牌或光线不足,人员误入危险区域或操作人员误碰其他设备,而引起的事故。
3.未根据设备技术状况制定设备报废计划,继续使用淘汰、报废设备。
4.设备钢丝绳、吊索具不符合安全要求,运行中拉断或钢丝绳脱落,发生起吊物品坠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的伤害和损坏。
5.设备制动装置、行走装置、回转装置性能不可靠,制动不灵或失去控制,发生溜钩、溜车、导致设备构件损坏、严重时造成设备倾覆。
6.特种设备电源及用电装置不符合有关规定(如:负荷过大发热、接地不良、保护配置不规范器、未设置专用电源、电缆容量不足、无安全警示标志等)。
7.特种设备的主要金属结构疲劳、腐蚀,焊缝缺陷,高强度螺栓松动、蠕变,主要结构变形或断裂,各类减速箱和滑轮等需要润滑部位的润滑不符合有关规定,造成主要结构严重变形或断裂、卡涩或失控等,严重时发生倾覆的恶性事故。
8.操作人员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事故。
四、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危险因素 | 事故类型 | 影响范围 | 备注 |
1 | 起重设备
| 故障、制动器、限位器失灵;操作失误
| 起重伤害
| 起重设备在作业中,若设 备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或 损坏,违章作业,可能造 成砸、碰、挤、压等、高 空坠落或起重伤害 | |
2 | 叉车 | 出现刹车、升降系统失灵撞车 | 车辆、人员伤害 | 叉车装卸时造成人员伤害 | |
3 | 压力管道
| 超压保护失灵、 材质缺陷、焊缝 质量缺陷 | 压力管路爆炸 | 造成周围人员伤害、装置 损失 | |
4 | 电梯
| 控制系统、保护 装置故障 | 控制失灵或失电 | 轿厢坠落、停运、门无法 开启 | |
5 | 锅炉
| 安全装置损坏 | 高温水、气烫伤 | 锅炉保障造成人员伤害 | |
6 | 压加容器 | 泄露 |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降压停车; (2)切断受影响电源,做好消防和防毒准备,防止泄漏的易燃易暴介质爆炸; (3)封闭泄漏现场、将泄漏设备与周围相连系统断开; (4)堵塞泄漏部位,将设备内介质倒入备用容器; (5)查明泄漏原因,修理、更换受损部件; | ||
异常变形 | (1)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根据具体应急预案,操作相应阀门,立即降压停车; (2)通知工艺运行、设备管理部门查明原因; (3)对变形部位进行检查; (4)修理或更换变形受损部件; (5)详细记录超压情况,受损部件的修理、更换 |
五、应急处置
1.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应急抢险队设立警戒标志,维护现场秩序,疏散工作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应迅速查明故障部件及原因,并按相应的现场情况立即进行处置。有伤员时,迅速拨打当地急救电话120,将伤员妥善送医院救治。
3.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受伤人员所在位置,如果事故发生地点附近有易爆物品或设施,即时切断与爆炸设备相关联的各种设备,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可能的操作。
4.特种设备出现主要结构严重变形或歪斜、断裂、重心位移时,需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制定安全措施、技术方案后方可实施检修作业,防止发生事故。
5.各应急抢险队采取应急行动前必须作好次生、衍生事故的预测和预防措施,以保证抢险人员的安全。
六、后期处置
1.应急结束后,各部门清点人数,按职责分工清理现场,清点统计受损建筑物及修复设备。
2.组织对设备和设施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必要时,开展技术鉴定工作,认真查找设备和设施在危急事件后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七、应急物资与装备
应急物资与装备主要包括消防设施、抢险设施、医疗救援设施等,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实施快速救援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