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
  • 来源: 事业登记系统
  • 发布时间: 2025- 04- 14
  • 浏览次数:
  • 【字体:
单位名称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法定代表人刘伟平
住所  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中兴大道1040号太湖实验室D区201
开办资金(万元)5.0000经费来源经费自筹
年初数(万元)4.24期末数(万元)4.57
宗旨和业务范围主要开展芯片设计开发、半导体芯片专业人才培养、集成电路技能培训、知识产权交易等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502MB1L48638M举办单位湖州市吴兴区科学技术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湖州市吴兴区科技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简称暨芯研究院)于2023年3月2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正式签约。所在地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中兴大道1040号太湖实验室D幢,于5月开始正式装修,10月18日举办开业典礼。目前研究院五层楼的设备、人员、软硬件部署整体运行情况良好。科研、教育、管理体系搭建、人员招聘、合作企业产品展销等各项工作逐渐有序开展,并多次接待省内外政、企、校及暨大校友来访,获得各方关注和好评。已成功为湖州引进企业2家(迈致创芯、暨安科技)。累计申报各类专利60个,已申报成功20项专利,其中11项成功转化为产业应用。成功被评选为首批“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目前是湖州唯一一家机构。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一、研究院建设——内部机构建设:1、阿里-暨南大学RISCV研究中心建设:依托暨南大学微电子学院的师资力量,联合阿里达摩院在RISC-V芯片技术上深耕,面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国产、自主、可信芯片的研发、设计、测试和产业化应用。解决在工业、国防、政府、银行、航空航天、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内的信息安全问题。2、华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依托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力量,开展华为鸿蒙、昇腾和鲲鹏专业的培训业务,面向华为生态链企业培养符合信创产业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鸿蒙、昇腾和鲲鹏相关的课程、教具和课程服务器已相继到位,24年与本地各高校联合开展实训课程,已完成596人培训,计划2025年招生人数不少于600人次。3、RISC-V智算中心建设:2025年2月10日,国内首个基于开源RISC-V服务器的DeepseekR1高性能版完成部署和调试。在政府支持下,将持续适配优质模型并部署更多商业服务器。教育与人才培养:为合作地区提供生成式AI智算商业化和企业化的人才培养及赋能服务。政企经济贡献:打造AI政务中心、商业AI仿真客服及本地政企高效AI助力。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基于RISC-VDeepseek×智能一体机,携手希姆计算,拥抱开源,引领政务智能化创新。4、EDA学院建设:与芯易荟进行合作,成立EDA学院,主要面向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培训芯片设计领域的专业人才,打造长三角芯片设计人才培训基地。5、阿里云上实验室建设:与阿里达摩院合作,成立RISC-V云上实验室及芯片仿真实验室,开展RiscV芯片测试、仿真服务。二、研究院建设——制度及平台建设1、成立研究院理事会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2024年7月8日,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理事会召开第二次会议。在会上,理事会成员对研究院前期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发展框架进行了讨论和决议。2、宣传推广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暨芯研究院”已正式运营,已发布多篇文章。研究院官方网站已搭建完成,日常宣传推广有序开展。3、来访接待自开业起,研究院已多次接待政府、企业、学校来访,共70余批约500人次,并积极联络暨大校友交流座谈。在宣传研究院、创造合作机会的同时,也积极宣传吴兴区优势及政策,希望未来能为吴兴区的招商引资和人才引流做出更多贡献。三、科研教育项目——基础研究项目1、工业版AR眼镜项目与浙江至格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山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合作,开发一种基于AR光波导护眼设备,可以治疗眼底视网膜黄斑、近视以及其他病变。本项目已完成论证,进入前期开发阶段。2、基于RISCV核心的青少年科创教育平台在暨芯研究院原有ARM核心K12教育平台基础上,与阿里合作升级为阿里玄铁核心,围绕国产核心开发教育平台及课程内容,主要面对青少年群体的国产自主可控芯片知识、人工智能物联网、编程、科创等教学内容,计划2024年起与阿里合力全国试点推广。本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国产核心验证及课程体系升级。3、迈致电子科技红外芯片联合开发项目围绕850nm红外通信技术、漫反射光线收集技术、音频传输编解码技术,开展基于850nm红外通信技术的音频、图像、视频等系统应用的研究和开发。四、教育项目进展暨芯研究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依托产学研协同平台,构建"理论+实训"双轨教学模式,整合优质资源与本地高校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及物联网、芯片材料工艺等实践培训课程,全年完成培训学员596人,有效缓解区域半导体产业人才缺口问题。五、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1、人才引进在职全职员工共28人,其中湖州交社保人数13人,含博士4人、硕士5人。2、人才培养为了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研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活动。研究院每周组织1-2次培训及工作分享会议,并不定期邀请研究院内或外单位的专家教授进行学术交流。3、绩效管理研究院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六、合作及交流研究院与湖州市内外近50家企事业单位进行过合作与交流,互访的企业超过30家,包括浙江至格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远微电科技有限公司、睿智源(苏州)自动化有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华伟龙发展有限公司(新加坡)等,互访的高校等单位超过20家,包括美国密歇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苏州纳米技术研究所、之江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湖州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金保障机制待完善当前财政压力制约机构可持续发展,人员梯队建设与研发投入(尤其是高成本芯片项目)受限于资金缺口,叠加财政拨付周期不稳定性,制约科研规划的长效布局。2、培训学员来源不够研究院教育培训版块在发展阶段面临优质生源吸引力不足的挑战。需恳请人社部门统筹政校企资源,构建"产业需求-人才培育-就业输送"闭环体系,重点强化华为ICT认证与本地集成电路产业适配性,夯实特色化职业教育基础。3、产业生态聚合效能待释放区域泛半导体企业尚未形成高效协同网络,缺乏常态化互动载体。拟通过升级研究院学术科研功能,打造集学术交流、产品路演、技术发布、资源转化于一体的湖州市半导体学会,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生态孵化模式。
四、下一步打算1、构建国产自主芯片创新高地聚焦RISC-V架构领域,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涵盖架构设计、验证测试、能效优化的全流程研发团队,建立从IP核开发到SoC集成的一体化研发体系。同步搭建湖州市半导体学会等行业联盟。2、打造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标杆依托"高校学科+龙头企业+政府智库"三维资源,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应用、AI系统适配等实训模块。力争三年内建成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年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300+。3、创建科技传播创新矩阵以研究院一楼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展厅为载体,面向社会及青少年推出"芯片基础知识"科普培训,针对产业人士开设"国产自主芯片的材料、工艺及应用"专业展示及交易平台,联合科协申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年接待研学人次突破600人。4、打造暨南大学创业学院长三角创业孵化基地联合湖州市政府启动《产创100:南太湖集成电路产业领军人才成长营》,举办创业大赛和行业论坛等;构建长三角双创联盟,形成省级众创空间;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联动,共同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平台,打造RISC-V创新共同体,形成"学科-产业-资本"三链融合模式。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到2028年5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下载附件]
  • 上一篇:浙江吴兴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服务中心
    • 主办方: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
    • 网站标识码:3305020002
    • 技术支持电话:0572-2289130
    • 技术支持:吴兴区数据局
  • 关闭
    • 吴兴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 智能问答智能问答
    • 微博微博
    • 微信微信
      微信

      扫码关注

    • APPAPP
      爱上吴兴

      扫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