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湖州市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法定代表人 | 费国良 |
住所 | 湖州市织里镇中华路47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558.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3786.13 | 期末数(万元) | 3899.09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44711749711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吴兴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党建引领,真抓实干提品质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政治站位。规范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党建联建工作,组织党员走进织里镇社会治理展示馆、钱壮飞烈士纪念馆等,多次组织党员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垃圾分类、招生政策宣讲等服务活动。学校党总支获得了市教育系统首批“示范性党组织”。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隔周进行“党纪一刻钟”的警示教育和廉洁从教的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做到自律、自重、自省、自警,警钟长鸣。加强党内民主,落实校务、党务、财务三公开制度,在大宗采购、教师调动等“三重一大”问题,严格执行领导班子集体议事机制,落实风险防控。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教师的理念,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规范举行教代会,开展谈心谈话100多人次,开展“金点子”比赛,征集好点子70多条。加强清廉学校建设,打造“居敬行简”的清廉学校品牌,建起了学校清廉长廊。在区勤廉家风宣讲报告评比中,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学校评为“吴兴区教育系统第三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围绕“守初心、铸师魂”师德教育主题,通过签订承诺书、案例通报、警示提醒、谈心谈话等形式,树立教师“红线”和“底线”意识。认真组织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治理长效机制,通过教师自查、学生访谈、家长问卷等方式寻找问题,严格规范从教行为,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施“零容忍”。学校织梦艺术团队参评区2023-2024年巾帼文明岗。4.加强组织建设。本学年,我校实行书记、校长分设试点,这是我校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我们努力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落实,加强团队建设,明确工作职责,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努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我们建立党组织联系年级制度,在六个年级组组建总支委员牵头的8个党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各项工作。同时,积极做好组织发展工作,金云云同志按期转正,党员队伍中增加6位新教师党员和5位入党积极分子,王彧等6位教师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2.立足课堂,提升学科质量。落实教学常规,每月对新教师和薄弱班级从班级管理、听课、备课检查、作业抽查等方面进行全面“体检”和指导。继续以“希沃备课”为载体优化集体备课,依托钉钉“日常巡检”平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引进“智慧笔”和“文曲智阅”智能测评作文系统,在三至六年级实施作业、测试的精准评价。优化常态调研,以赛促练,以“月竞赛”的形式,分学科、分年段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素养过关活动。巧妙融入“夏荷”和“祥蛇”两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一二年级乐考活动。响应“双减”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低年级继续引进“飞象双师素质课堂”,引进了吴兴区乐一创客公司,开展了2~5年级的科技创新课程。本学年,学生获奖成果丰硕,共178项获奖。3.扎实管理,确保安全质量。完善“331520”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制,努力让学校成为最安全、最阳光的地方。邀请法治副校长进校开展防诈骗、禁毒宣传、校园欺凌预防讲座。联合消防中队、社区安全办进行了消防安全演练、防溺水知识讲座,对保安进行了防爆技能培训,加强食堂管理,实行项目化,组建排菜、验菜、陪餐、午餐管理等团队,学校的管理经验在市里汇报,并创建了“省示范食堂”,学校被评为2023学年中小学安全稳定单项考核一等奖。三、项目建设,助推教师成长1.加强学科组建设。我们以项目化理念为抓手撬动教育变革,落实教学、研究、科研、评价一体化机制,提升学科组建设水平。一年来,我们开展以“传承+创新:校园教育戏剧项目化推进的实践研究”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依托学科组将研修主题与学科实践相融合。今年4月到6月,我们开展了“双化赋能教学—暨校园教育戏剧项目化推进”为主题的教研节,举办“打破边界·思维创新·融合实践”的科研论坛,9个学科组团队进行了展示,探究项目化的实际应用与成效。本学年,我们承接区级及以上活动9次,组织校内研训活动120余次。教师业务竞赛获奖298人次,学校科学组被评为“浙江省先进教研组”。2.注重青年教师培育。我们借助“三名”工程力量,邀请省、市10多位名师来校指导,助力我校教师发展。我们扎实管理青年教师启航班,围绕教学基本功,开展粉笔字、微型课比赛、微课制作等基本技能和师德师风教育,开展青年教师夜校共11次,青年教师成长迅猛,有18位青年教师亮相学科组活动和教研节,成为学校发展生力军。同时,扎实开展教共体工作,将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专递至支援校,努力实现基础教育“优教共享”共富班车。3.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以科研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围绕学科分项评价、项目化学习等重点进行了多项省、市课题的研究。本学年科研成果丰硕,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项目化作业设计与实践的研究》获得市二等奖。课题立项8个,论文获奖共计103篇。4.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未来已来,借助区“教育魔方”,搭建学校“濛初大脑”基础数据平台和“行知广场”校园大脑,在教师请假、学生晨午检、集体备课、学科分项评价、日常工作闭环检查等开发多个应用场景。我们开展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加强希沃助手、钉钉宜搭、之江汇、神奇课堂等工具使用的全员使用。努力探索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凸显技术融合课堂,使用希沃助手率达到省内前列,我们鼓励课堂展示充分利用“课堂分析系统”,依据数据分析来改进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加强学生数字化评价的研究和实践,深化立体式评价,我校的立体评价在市层面交流,被评为湖州市“小学综合评价改革培育学校”。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学校创新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学校面临班额过大,校区分散的问题,这对学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难题。而且各层面管理人员更迭速度过快,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还需加强。2.学校文化内涵有待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濛初”教育品牌不够彰显,学校高品质发展路径不明显,力度不够大。我们要思考如何传承与发扬百年老校的传统文化,将建设“濛初文化”育人环境和深耕“三仪五礼”品行体系相结合,做好学校教育品牌的顶层设计。3.教师专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近几年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存在着教师流动大,新教师比例高,学科研究质量不高,学科质量提升手段单一,名师培养速度不快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4.智慧校园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的思想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加大力度,创造条件,进一步建设智慧校园也是学校的当务之急。 |
四、下一步打算 | 1.丰富“濛初”教育内涵。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办学特色逐渐鲜明,初步形成了“濛初”教育品牌。我们要用超越乡镇小学的角度去思考学校的发展,明确办学路径和发展方向,发掘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不断丰厚内涵,打造“濛初”文化链,使学校成为有特色、有内涵、高质量的省内外名校,促进学校品质发展。2.创新管理是关键因素。随着通益和便民学校的撤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管理效能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育管理后备梯队,提高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和驾驭新局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落实“信任管理”,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实践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化管理和闭环管理,提高管理的执行力。3.教师发展是第一动力。学校要发展,必须把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第一位。目前学校存在着新教师比例高,学科研究质量参差不次,学科质量提升手段单一,名师培养速度不快等。我们要以青年教师培育为重点,创新机制,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加快骨干教师培养,实现各年龄层次教师的再提升。4.数智赋能是必然路径。我们不仅要探索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要把现代化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教学评价、师生安全、物资管理、家校联系等各方面,全面提升集团化学校各项事务的运转效率。在“硬实力”得以有效保障的同时,从观念层面推进教育模式变革、更新教育理念。切实了解教师与学生的真实需求,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进行数字应用的开发和维护,以“智慧校园”赋能学校的教育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2024年3月,被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评为“宣传信息工作先进集体”;2.2024年3月,被吴兴区妇女联合会评为“文明幗国岗”;3.2024年5月,被湖州市教育局评为“湖州市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培育学校”;4.2024年6月,被浙江教学月刊社评为“‘开读吧’四星优秀基地学校”;5.2024年8月,被吴兴区教育局评为2023学年中小学安全稳定单项考核一等奖;6.2024年9月,被中共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委员会评为“吴兴区教育系统首批示范性党组织”;7.2024年10月,被浙江省教育学会乡村教育分会评为“浙江省教育学会乡村教育分会2024年度先进集体;”8.2024年11月,被湖州教育局评为“2023年度‘湖州传媒·金色年华’十佳记者站”;9.2024年11月,被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态科学研究院评为“全国【生态·好教育】联盟学校”;10.2024年12月,被吴兴区教育局委员会评为“吴兴区教育系统第三批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11.2024年12月,被吴兴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吴兴区(2022-2023年度)教科研先进集体”;12.2024年12月,被吴兴区教育局评为“吴兴区2023学年德育工作优秀集体”;13.2024年12月,被吴兴区教育局评为“2024年吴兴区特色劳动实践教室”;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