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湖州市织里镇漾西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陆晓赟 |
住所 | 湖州市织里镇漾西 |
开办资金(万元) | 307.00 | 经费来源 | 全额拨款 |
年初数(万元) | 380.6 | 期末数(万元) | 428.8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小学学历教育及相关社会服务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524471177136L | 举办单位 | 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吴兴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亮明珠党建,树清廉如“水”之风2024年,漾西学校继续擦亮明珠党建品牌,以“党建+”实现党建和业务共促进,以“明珠”党员工作室,开展在政治觉悟、业务能力、作风建设、育人活动及服务实践上组团成长,以湖州市清廉学校示范校和吴兴区教育系统“优学吴兴·先锋支部”的标准自我要求,丰富“清廉如‘水’”党建品牌建设,学校加强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原本学纪、书记说纪、以案释纪,开展岗位自查、参观警示,并通过照镜子,正言行、省自我,坚持以“问题导向”找准廉洁文化建设着力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提升教师“善学”“善教”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促优质均衡,绘教育发展同心圆2024年,漾西学校的重点工作紧紧围绕吴兴区教育优质均衡区创建,学校改造了美术、音乐、电脑等教室,小学部新增了笑脸墙和星光楼道展示,中学部重新设计了校园文化墙并对紫藤长廊进行了改造。同时,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项目,增添LED大屏,每个教室更换智慧黑板、电子班牌等,继续与织里镇中开展教育共同体合作。这一年,学校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巡课听课、专家讲座等形式,与兄弟学校充分沟通交流,本学年共完成教研课50余次,与吴兴区九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漾西学校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5人完成组团式下校指导工作,二十多位老师的论文在省、市、区获奖30余次,在省级刊物发表4篇。两个课题在市、区级获奖,三个课题在市、区立项,教学业务比赛在市区获奖近60次,6位老师在市区级公开课亮相。2024年有1名教师评上高级教师职称,3名教师评上一级教师职称。学校教育正在优质均衡中不断发展。(三)强善行课程,建特色课程发展路2024年,学校开发了多门拓展性课程,加强精品社团建设。拓展性课程《指尖繁华》获区一等奖,《花“漾”兵道》、《“一村一课”志愿行》获得区二等奖。刺绣社团又有新成果,《“‘指’想遇见你”织里刺绣摊位铺子》获市跨学科主题课程案例征集一等奖,端午节刺绣做香囊活动被织里镇政府推荐登上了南太湖号阅读量3000余次,陈云霞老师和刺绣社团的小绣娘应邀参加吴兴区非遗馆开馆仪式。中学部新开设了兵道、舞龙、合唱、美术、计算机等社团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中兵道的成绩尤为亮眼,获奖120余项,其中七名同学获国家级兵道比赛第一名。(四)立“善行”育人,以实践活动助成长2024年,学校围绕“善行”主题先后开展了丰富多彩学生教育活动。学校以四节为平台,有计划、有侧重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丰富学生成长经历,助力学生成长。学生走出校门,化身小志愿者将腊八粥送给需要的人;中学部开展了秋季运动会,小学部举行了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和春季运动会,其中小学部的春节运动会开幕式视频在学校视频号发布后得到了广泛好评,观看量达4000余次,获赞近400次,并发布在了学习强国上。充分发掘校园资源,结合“一村一课”、志教融合等项目,开展“品熏豆茶”“纵情制香囊,巧手做龙舟”、立冬做萝卜丝饼等特色劳动活动,端午活动还登上了湖州市教育网、潮新闻客户端、南太湖号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仰卧起坐、跳绳、投篮等项目为载体的校园吉尼斯争霸赛。在读书节活动中,进行了读后感评比、读书手抄报评比、书签制作等活动。学生还走进湖州师范学院,参观蚕丝绸传承基地,学习蚕丝绸的生产过程和其中的技艺、民俗、文化。这些活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五)推七善评价,点赞善行好少年2024年,小学部以《七善评价记录本》为载体,通过常态集章、七善水珠卡、七善水珠娃、善行之星、善行少年五级流程开展“七善”等级评价。中学部实行“点赞卡制度”,将无形的积分转化为实体的点赞卡,围绕“梦善远、学善腾、体善健、毅善穿、事善行、合善纳、艺善美”七个方面,评选出七位“七善之星”,并于6月进行了集体表彰,切实发挥了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2024年学生在各项评比活动中斩获佳绩,在市区竞赛中获奖近200人次,孙正和、严鸿铭同学的数学日记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校小记者在《湖州晚报》发表优秀习作10余篇,吴姣、姚依琳等同学的美术作品在省市级艺术节获奖,张梦涵等同学在中小学生书法作品大赛、研学线路设计比赛获得佳绩,展现了善行少年的风采。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善行品牌打造力度有待加强。漾西学校从2018年创办至今已步入第七个年,学校文化逐步彰显,办学特色已经确立,2023年还被评委“吴兴区特色示范学校”。但校园“善行”文化建设没有形成系统性规划,学生、家长对学校文化知晓率不高,还未在周边地区形成一定教育影响力。(二)“七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善行”目标下学生“七善”综合评价改革,已经在全校推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体系不够完善,如何更好地将“七善”评价落实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善行事,善做事”的品格,成为“行努力,新善良”的时代好少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三)若水教师团体培养层次不清。部分教师教改意识不强,名师、名班主任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仍然缺乏学科带头人,教研科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继续打造“善行”教育特色品牌。全面推进“善行”文化特色办学,以“明珠”党建为引领,从文化、教学、课程、德育等方面,系统搭建并推进“党建+师德、党建+德育、党建+业务、党建+服务、党建+特色”、五个“+”行动,进一步丰厚善行文化发展内涵。(二)改进“七善”评价促学生发展。紧紧围绕学校新“七善”细化评价标准,以学生平时表现为基础,达标即得,做过即得,让学生有夺得“七善”评价卡的获得成功感,慢慢积累达到质的飞跃,让“七善”评价深入学生心灵,漾盈校园。(三)强化引领“四团”教师团队建设。打造“漾·雅”、“漾·人”、“漾·韵”、“漾·士”四个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能力层次的教师团队,紧紧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多元化化培育名优教师,以共同体形式,全员卷入,共发展同成长,守一颗朴素自然、静心为师的教育初心,觅一份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教育情怀。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根据吴教党【2024】22号文件,于2024年8月25日办理了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闵淦民变更为陆晓赟。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12月,被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授予德育工作优秀集体称号2024年12月,被湖州市吴兴区教育局第二批吴兴区教育系统“优学吴兴·先锋支部”称号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