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红色场馆串联古村业态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 来源: 政务公开科(数据管理科)
  • 发布时间: 2025- 08- 11
  • 浏览次数:
  • 【字体:

        近日,一辆行驶中的大巴车成为了特殊的“流动课堂”,湖州省库党支部的党员们在前往吴兴红色教育基地的途中,轮流领学纪律教育读本,让理论学习在路途中不断升温。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潞村,这座坐落于八里店镇的千年古村落,正因深厚的红色底蕴和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近期党建活动的热点。

  潞村的红色记忆可追溯至1927年,当时村里的教师王慕舟等人发动了湖州建党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运动,为湖州首个中共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见证这段历史的吴兴县第一区农民协会纪念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凭借声光电、蜡像连环画等现代化展陈手段,将浙北革命斗争史生动实景呈现,已然成为省级主题党日教育基地的核心阵地。

  红色基因的唤醒并非一帆风顺。潞村文化礼堂建成初期,曾面临“门可罗雀”的冷清局面。村干部慎旭明带领团队积极行动,挨家挨户征集村民意见,把活动的主动权交还给群众。而研学旅游战略的启动成为了重要转折点,潞村以“世界丝绸之源”钱山漾文化和红色资源为双引擎,成功与27所院校签订合作协议,仅2024年就接待研学师生2万人次。

  步入如今的潞村,红色教育与文旅产业已实现深度交融。党员干部们在纪念馆重温革命精神后,可走进钱山漾遗址体验丝绸文化,再漫步于复原宋代风情的潞村旅游风情街。这种“红色场馆+遗址+古村落”的立体教学模式,让历史从展板走向现实。村内的业态也在悄然蝶变,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绣娘工坊等26个文旅项目沿街铺展,去年带动经济效益超600万元。

  文化礼堂管理员汤斌昌的讲解日程如今排得满满当当,每月都有研学团队到访,其中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这座礼堂的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潞村,正以独特的方式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成为红色教育与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