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吴兴区农村经济运行分析
  • 来源:区统计局
  • 发布时间:2024-06-05
  • 【字体:

2024年以来,吴兴区持续关注“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致力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全区农村经济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农村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24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1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3%,位列全市第四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2.6%;林业总产值0.34亿元,同比下降6.0%;牧业总产值1.03亿元,同比增长0.9%;渔业总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5.5%农林牧渔专辅助性活动总产值0.84亿元,同比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6元,同比增长6.5%

2024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现价(万元)

可比增幅(%

62140

3.3

#农业

20841

2.6

#林业

3445

-6.0

#牧业

10277

0.9

#渔业

19141

5.5

#农业辅助性活动

8438

8.0

(一)经济作物有增长。蔬菜面积产量双增全区蔬菜播种面积2.63万亩,产量5.04吨,同比增长1.8%4.3%瓜果有所增长全区瓜果类播种面积0.16万亩,产量0.17吨,同比增长2.4%9.6%

(二)畜牧生产总体平稳。一是生猪出栏大幅下降全区生猪存栏1.82万头,出栏0.21万头,同比下降28.2%81.7%二是湖羊出栏快速增长全区羊存栏6.75万头,出栏2.23万头,同比下降9.3%增长15.3%三是禽蛋产量高速增长全区家禽存栏174.50万羽,出栏122.20万羽,同比增长0.2增长0.8%,禽蛋产量3125吨,同比增长103.5%

(三)林业生产有增有减。一是林木的培和种植下降。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区造林面积2公顷,同比下降86.7%,育种育苗面积176公顷,同比增长0.6%,人工更新面积6公顷,同比增长42.9%,退化林修复面积420公顷,同比下降38.1%二是笋干产量增长。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区笋干产量299吨,同比增长7.9%三是竹木采运增长。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区木材产量416.36立方米,同比下降49.2%,大径竹材产量107.27万根,同比增长7.0%,小杂竹1642吨,同比增长7.0%

(四)渔业产量稳定增长。通过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养殖技术应用,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渔业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据区农业农村局统计,全区水产品产量1.18吨,同比增长7.7%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同步增长。2024一季度全区农村居民期内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6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106,同比增长11.3% 

 

 二、当前农业生产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生猪存栏下降,畜牧增长空间有限

生猪存栏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市场行情和疫病防控等因素的影响,疫病的发生使得养殖户面对增产持谨慎态度,不敢盲目扩产,逐步降低饲养量,导致存栏量大幅下降。此外,饲料价格持续走高,而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低迷,进一步压缩养殖户的盈利空间,再加上其他畜种能够弥补的数量有限,后续畜牧增长面临巨大压力

(二)经济作物增长需求与有限耕地资源的矛盾突出

耕地既要用于粮食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又要用于经济作物种植,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随着人口增长,对粮食的基本需求持续上升,使得用于经济作物的耕地面积受限,加剧了二者之间的竞争。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农民可能更倾向于种植收益较高的经济作物,但这可能导致粮食作物面积减少,影响粮食自给自足能力,影响粮食与经济作物之间的结构失衡。

(三)阴雨天气和病虫害风险影响农业效益

农业生产总体来说是个靠天吃饭的传统行业。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直接受到气温、降水量、光照时长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二季度可能会面临过多的雨水,则可能引发洪涝,淹没农田。而潮湿的环境又容易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便利的环境,从而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三、保持农业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全力抓好生猪稳产保供,促进畜禽产业平稳增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补贴奖励、贷款优惠、保险等政策支持,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抵御风险,增加养殖积极性。二是推动生猪养殖技术的创新和提升,如采用现代化养殖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加强疫病防控等,以提高养殖效率和降低成本。三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优化耕地资源配置,引进科技提高耕地利用率

一是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品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耕地资源的依赖。比如,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优化作物品种,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是通过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对耕地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耕地被非法占用和破坏。同时,加强土地整理和复垦工作,提高耕地的质量和生产能力。三是合理规划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耕地的资源配置。在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前提下,适当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三)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以科技应对复杂的天气变化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以调节水分供应,缓解洪涝的影响。二是推广农业科技,如抗旱耐涝的作物品种、精准农业技术、生物技术等,提高作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和产量。三是发展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帮助农民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