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吴兴区狠抓稳产增效、各项部署措施落地落实,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下统筹做好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强化节能监测,节能降耗持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一、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基本状况
(一)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实现良好开局。2024年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综合消费总量29.0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5%;实现工业增加值37.71亿元,增长13.1%,高于能耗增速11.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下降10.2%,全市排名第一。
2024年一季度规上工业分县区用能情况表
单位:万吨标煤、%
县 区 指 标 | 累计能耗 | 能耗增速 | 工业增加值增速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
全市 | 243.1 | 7.6 | 11.5 | 3.5 |
吴兴区 | 29.0 | 1.5 | 13.1 | 10.2 |
南浔区 | 34.4 | 10.2 | 9.2 | -0.9 |
德清县 | 36.9 | 10.6 | 9.2 | -1.3 |
长兴县 | 93.0 | 4.5 | 11.1 | 5.9 |
安吉县 | 34.2 | 12.8 | 16.5 | 3.2 |
南太湖新区 | 12.5 | 16.7 | 16.1 | -0.5 |
(二)乡镇拉动作用明显,实现平稳发展。因产业结构不同,全区乡镇街道间能源消费差异较大。从能源消费总量来看,东林镇、高新区和织里镇的综合能耗分别为14.97万吨标煤、5.32万吨标煤和4.55万吨标煤,合计占全区综合能耗比重为85.7%,对全区拉动作用明显。从能耗占比看,东林镇、高新区和织里镇综合能耗占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的比重分别为51.7%、18.4%和15.7%,三个乡镇合计达24.84万吨标煤,拉动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0.4个百分点。
(三)用电量排名靠前,实现预期目标。今年三月份,吴兴区工业用电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高于全市增幅2.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一季度吴兴区工业用电13.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低于全市增幅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三月份,吴兴区制造业用电4.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高于全市增幅3.6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二;一季度吴兴区制造业用电量11.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高于全市增幅0.1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
2024年一季度湖州市分县区用电量 | ||||||
单位:万千瓦时,% | ||||||
指标名称 | 本月 | 本月 | 本月同比 | 本年 | 年 | 年 |
工业 | 244598 | 1.67 | — | 580210 | 10.50 | — |
吴兴区 | 52082 | 3.88 | 2 | 130050 | 10.28 | 3 |
南浔区 | 40706 | 1.99 | 3 | 90931 | 9.02 | 5 |
长兴县 | 81214 | -1.95 | 5 | 192287 | 9.56 | 4 |
德清县 | 42321 | 1.05 | 4 | 98555 | 11.38 | 2 |
安吉县 | 26993 | 12.40 | 1 | 65076 | 16.06 | 1 |
制造业 | 227511 | 2.28 | — | 534895 | 11.18 | — |
吴兴区 | 47991 | 5.83 | 2 | 118538 | 11.24 | 3 |
南浔区 | 37110 | -1.26 | 5 | 82235 | 6.83 | 5 |
长兴县 | 78264 | -0.68 | 4 | 184002 | 11.03 | 4 |
德清县 | 39270 | 0.88 | 3 | 91262 | 12.25 | 2 |
安吉县 | 24876 | 14.16 | 1 | 58857 | 16.40 | 1 |
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节能空间逐步减少。一方面,随着“淘汰落后产能、低散乱整治”专项行动的推进,全区节能降耗各项管理措施、技术措施逐步落实,边际效应益发显现,能耗下降的空间越来越小,深入推进节能降耗的难度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发展脚步持续加快,月度新升规企业如浙江甚湖科技等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未来随着产值的稳步增长,对能源的需求势必增加,节能降耗压力巨大。
(二)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维持高位。一季度,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较去年虽有所下降,但基本维持在65%-66%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工业能源消费仍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结构没有改变,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维持高位,对工业节能降耗目标的完成影响至关重要,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三)重点耗能企业仍是影响全区能耗的主导因素。2024年一季度全区共有19家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2000吨标准煤,占全区规上工业总能耗的69.5%。全区能源消费前十大企业累计综合能耗17.45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60.2%,同比增加0.14万吨标准煤,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0.5个百分点。
三、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新增项目审批,调控“增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的限制,对新上项目的能耗准入对标审查,严格控制用能增量,从源头上把好能源增量关口。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着重发展产品能耗低、单位效益好、产业带动强的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严格落后产能淘汰,减少“存量”。一方面,相关责任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置和技术设备,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先进适用工艺、技术、材料、装备,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全力组织开展节能减碳诊断和技术提升等服务,充分挖掘技术节能潜力。
(三)完善节能监测预警,推进“挤量”。要加强对高耗能企业节能情况的跟踪,要针对高耗能企业开展专项预警,对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管,准确把握行业与企业节能进展情况,做好节能情况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细化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加强管理与指导,从严控制能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