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季度,响应区委、区政府深入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及“大抓项目年”的工作部署,吴兴区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稳进提质,全区经济整体实现平稳开局。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024年一季度,全区GDP总量完成221.9亿元,同比增长7.2%,分别快于全国、全省1.9个、1.1个百分点,增速居三县两区第三。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96.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121.6亿元,增长7.1%。
(一)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升明显。1-3月,我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6.21亿元,按照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3%,位列全市第四。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08亿元,增长2.6%;林业总产值0.34亿元,下降6.0%;牧业总产值1.03亿元,增长0.9%;渔业总产值1.91亿元,增长5.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0.84亿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66元,增长6.5%,增速较去年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提升明显。
(二)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重点行业支撑明显。1-3月,我区规上工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1%,具体来看,我区的增长主要由重点的行业和企业带来。分行业来看,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化学原料以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态势良好,分别增长35.5%、111.9%和128.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4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全区32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从重点企业来看,湖州市中磊化纤有限公司、湖州三一装载机有限公司和珀莱雅(浙江)化妆品有限公司 1-3月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09亿元,增长108.8%,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8个百分点。
(三)有效投资平稳增长,重点领域投资稳步推进。1-3月,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7.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5%,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32.5%、建安投资增长23.1%、高新技术投资增长48.4%,分别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9.7、13.4和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工业和建安三大领域投资额增长较快,固投整体平稳推进。
(四)消费市场继续恢复,网上零售需求旺盛。1-3月,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61亿元,同比增长8.9%。限上单位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2.03亿元,增长14.6%;餐饮收入3.81亿元,增长5.3%。线上消费需求旺盛,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增长33.3%,增速高于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个百分点。生活品质类商品销售较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分别增长25.7%和45.1%;汽车类增长24.6%,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03.3%。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大型企业支撑不强。规上工业基数创新高,赶超压力加剧,从工业产值基数来看,3月当月工业产值基数为94.9亿元,在全年各月基数中仅次于6月的98.5亿元,因此,我区在大基数的压力下,赶超难度加大。同时,从今年的情况来看,1-3月全区总产值前100强企业近四成产值同比下降,近三成企业产值同比下降超两位数,我区几个重点企业——金洲管道科技、东尼电子、贝盛绿能总产值也出现下滑,对我区规上工业的增长影响较大。
(二)重点项目未完全放量,匹配性指标仍需提升。1-3月全区新增入库项目合计54个,同比下降15.6%,3亿元以上新入库项目25个,同比下降3.8%,另外,我区新入库的6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一季度还未完全放开施工,投资量没有得到释放。同时,1-3月全区投资数据的重点匹配性指标“建筑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3%,三县两区排名第四,对我区的投资数据支撑不足。
(三)餐饮龙头贡献不足,行业发展参差不齐。餐饮业龙头企业老娘舅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额占我区比重70%,由于受“预制菜”风波影响,部分门店关闭导致营业额增速回落,对全区餐饮业贡献不足。批发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一季度增速较高,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但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处于全市中后段,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区经济平稳向好发展,二季度,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生产经营仍有困难,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需要各行业持续发力,各主管部门抓好重大事项,重点项目狠抓落地推进,合力为我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一是进一步强化项目招引开工,着力培育规上企业,提升工业发展后劲,同时做好重点企业扶持工作,深入研判企业运行情况,重点企业遇到困难及时帮扶,确保其产能稳步提升。二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本地投资环境和项目的推介力度,与投资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洽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税收优惠,同时及时化解项目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项目及时入库。三是由主管部门引导,利用各大节日“黄金周”,营造消费氛围,同时加大总部经济、首店品牌和网红品牌的招引力度,对银泰、吾悦和万达等各大商业综合体进行统筹协调,刺激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