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审计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 来源:区审计局
  • 发布时间:2024-01-19
  • 【字体:

2023年,吴兴区审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法制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服务大局为中心,依法履职、突出重点、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审计价值,取得了较好成效。我局认真总结2023年度审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局共开展行政执法检查9次,行政处罚总数为0宗,罚没金额0万元;行政强制总数为0宗;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截至目前,辖区内审计工作未发生任何事故。做好行政执法证件清理、换证等工作,实现在编人员执法证件持证率100%。

二、年度主要工作

(一)加强审计法制工作,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1.坚持从严治审,夯实自身建设。一是强化质量管控。制定出台《审计项目操作流程示意图》《审计实施质量控制指南》等审计质量相关制度,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引,规范审计权力运行,防范审计风险;梳理汇总近年来审计质量检查发现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建立审计质量问题共性清单,要求全单位对照清单开展自查自纠,确保依法开展审计工作,从源头抓好审计质量管控。二是深化学法用法。深入推进新修订《浙江省审计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推动纳入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深入推进新修订《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等落地见效,积极推动区级部门单位加强内审机构和人员配置配备、国企总审计师制度建立等,进一步规范各部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三是提升履职能力。局党组中心组安排集中学习法治政府和相关法律知识,局领导法律知识考试合格率达100%;全年统筹参加各类法治和业务培训20期。

2.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依法审计。围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等方面,共完成审计项目9个,一个项目获得省厅优秀审计项目。一是着力开展财政管理和预算执行审计。立足推动新预算法全面贯彻实施、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重点开展了吴兴区本级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乡镇财政决算审计等项目。着力推进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审计。对4个单位6名领导干部实施了经济责任审计;对3个单位5名领导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着力突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与民生保障改善落实审计。揭示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做好审计“半篇”,推动整改有效到位

一是构建审计整改闭环管控机制,有力推进审计整改成效。通过建立审计整改制度保障体系、审计整改检查督查工作机制、审计整改指标倒查机制、审计整改责任追究机制等,构建首尾相衔的审计整改闭环管控机制,在化解整改“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基础上将审计监督“延伸一公里”,推进政府治理水平新提升。二是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为抓手,多举措狠抓审计整改。全年录入全量问题库问题168个,新增省级问题3个、市级问题5个、区级问题20个;完成2个省级问题、6个市级问题、13个区级问题销号。《吴兴区创新“征迁资产”分类处置模式 守牢资产“安全效益”》入选市级案例,有关整改经验做法被省委办、市府办刊物录用。三是紧盯问题整改进展及实效,确保按时改、彻底改。全年共完成11个审计项目160余个问题挂号上线,按期整改率达100%。对2个省级问题联合区专班及行业主管单位开展现场核查销号;对2021年及2022年所有纳入“重大审计问题清单”的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对4家重点单位开展了现场督导。

(三)夯实工作基础,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1.深化法治思想认识,端正审计工作态度。把依法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遵循,推动新修订《浙江省审计条例》的培训学习和贯彻落实,组织全员学,让法治意识、制度红线入脑入心,确保在今后的审计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不断提高审计执法质量和效率,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2.统筹法治工作资源,构建多跨协同体系。一是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技术手段的基础上,着重以凝聚多部门合力为抓手,纪巡审围绕工程管理、国有资产及农村“三资”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移送审计线索9条,成案率100%。发挥造价咨询质量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研判造价咨询报告质量,推动部分工程项目节约建设资金400余万元。二是报送的5个容错免责案例被区容错纠错裁定委员会认定,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与组织部门共对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会商研判,实现“审事评人”的有力落实。针对发现的重点问题积极撰写专报,获得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各级完善体制机制17项。

强化内部审计建设,促进依法规范履职

1.强化内审规定细化落实。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内审政策知晓覆盖程度。审计机关带头宣讲,组建“内审宣讲团”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学习宣传活动,多次前往乡镇街道及国有企业讲课,听课人数百余人,促进内审机构、主管部门和广大内审人员准确把握新《规定》精神,营造各方面了解内审、重视内审、支持内审的生动局面。二是健全人员配置,推动国有企业落实总审计师制度。对照《规定》,构建国有企业新内审体系,区产投集团、交投集团率先设立总审计师,明确总审计师的工作责任和任务要求,全面增强单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

2.推进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协同。强化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协同发力,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在日常审计项目中,采用“N+1”嵌套审计模式,不仅聘请社会审计机构交叉检查社会审计报告,还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协同核查。2023年,向纪委监察机关和行业主管单位移送6个事项,9名相关人员受到处理处分,1家工程转包的施工单位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对中介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将相关造价咨询企业及工程招标代理单位列入黑名单。

3.加强指导监督提升工作成效。坚持分类指导,优化服务引导,探索全区内部审计发展新路径。一是由局领导带队,对重点乡镇、部门及国有企业共6家单位进行上门走访,了解单位内审工作开展情况与存在的困难,再安排业务科室骨干点对点的开展服务指导,切实做到情况及时掌握、问题有效解决。2家单位获评2022年度全市内部审计优胜单位,3家单位获评内部审计表彰单位。二是结合国家审计项目,配套出台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意见,要求相关单位加强内部审计整改落实的督促力度,确保按时完成整改工作,通过举一反三、规范内部管理行为,进一步发挥“防未病”作用。

4.打造多元化人才队伍。按照“锻造能打胜仗、善打硬仗的审计铁军”要求,强化内审队伍建设。一是探索型学习。积极组织我区内审人员参加省市内区审计协会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外出学习培训和邀请专家授课的方式,共有76名内审人员参加内部审计后续教育培训。二是定向型培养。围绕“以审代训、审训结合”搭建学习平台,推动内审人员深度参与国家审计项目全过程。埭溪镇和道场乡分别安排内审人员来审计局脱产挂职锻炼,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三是研究型分享。挥发好内审协会桥梁作用,注重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提炼。组织各单位积极撰写内审课题、案例,总结内审工作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2篇内审论文获全省三等奖、1个内审案例获全省二等奖。

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创新意识不够强。下一步,我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区委区政府关于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将依法审计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严格贯彻依法审计要求,恪守审计权力边界,积极探索审计机关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动监督机制,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率。

 

 

湖州市吴兴区审计局    

2024年1月1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