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5/2024-00062 | 发文时间: | 2024-01-25 11:01:2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33 | 发布机构: | 妙西镇 |
2024年妙西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
2024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是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吴兴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妙西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跃升的重要之年。从宏观层面看,国内经济进入稳步恢复周期,稳经济扩内需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为妙西旅游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提供利好环境。从中观层面看,“八八战略”持续走深走实、长三角一体化加速融合,2024年湖州将实现30分钟到上海、60分钟到长三角主要城市,全方位承接优质资源溢出,势必激发妙西“两创”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策源能力。从微观层面看,妙西持续做好“生态+”文章,不断拉高标杆、补齐弱项、强化管理,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定力和韧劲构建“两创”引领新格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聚力打造集“美丽中国浓缩地、‘两山’转化示范地、乡村度假首选地、文旅融合实践地”为一体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新产业导入、新青年集聚、新经济蝶变”的高能级科创首位谷,持续在好风景里布局和壮大新经济,奋力在全域打造新青年吴兴中展现美丽妙西、西塞风光。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财政总收入4.34亿元、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研发投入3.2%;旅游业收入超4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过夜游客量超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限上住餐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围绕上述目标,重点落实以下五大工程:
(一)聚焦产业升级,着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
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坚持项目为王,全速推进三一华东野外试验培训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开工竣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以上、新增省市重点服务业项目2个以上。全面保障要素,以持续开展基层调研月为载体,做好企业联系走访服务,宣传落实好助企惠企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助贷平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为项目建设、企业扩大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腾笼换鸟”行动,通过有机更新、双招双引等举措,加快盘活低效闲置资源,引进国芳年产4000吨休闲食品等技改项目,有效提升亩均效益。做好中小微企业培育帮扶工作,实现龙瑞电子等3家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培育鸿盈新材料等“小升规”企业2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开展高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实现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全覆盖、常态化,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
持续推动农旅融合。擦亮省级茶果特色农业强镇名片,促产业落地,吸引社会资本,引进清芝堂中草药种植等项目,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加快玲珑湾等5个农业标准地的开工建设,确保年内竣工2个。推动蛋禽养殖智慧化改造,申报市级乡村振兴产业项目2个,打造市级农业“大好高”项目2个,建成辛丰等省级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2个。支持潮耕、妙风创建农业研学教育实践基地,高质量举办“采茶节”“黄桃节”等特色农事活动,争创1个国家地理标志茶品牌。
(二)聚焦创新要素,着力推进能级平台建设工程
持续招引创新主体。统筹招商资源、配强招商队伍,持续紧盯泛微、鼎捷“朋友圈”,以商引商、以链引链,力争签约黑湖科技等亿元以上数字产业企业或上市企业研发总部3家。精准对接入驻科研院所“朋友圈”“上下游”资源,新招引创业项目2个,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提升院校科研成果本地转化能力。持续推进创新田“三通一平”基础配套设施工程,打造“园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画中”的田园总部软科技花园。
持续聚引创新人才。依托科创企业聚集优势,拓宽引才渠道,力争引进国家和省级引才计划各1人、硕博士以上人才50人,新招引大学生300人以上。用好用足“南太湖精英计划”“才聚湖州 凤栖吴兴”等人才新政,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要素保障,支持高校毕业生留湖发展。加快科学谷20亩商业街和180亩人才公寓建设,扩容升级稍康商业街,助力青年人才驻谷工作。
持续做强创新平台。深化“科创中国”西塞科学谷创新基地建设,主动承接创新资源、创新要素,着力引进高校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依托科学谷会客厅、鸿居酒店等场地承办各类活动,高质量举办协办“太湖之芯”半导体产业峰会、国际零信任峰会暨西塞论坛等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持续扩大“科学谷”行业影响力和产业吸引力,进一步突显西塞科学谷首位谷地位。
(三)聚焦乡村度假,着力推进文旅赋能提质工程
做优文旅品质。立足西塞山旅游度假区创国成功新起点,做深规划文章、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品供给,带动吴兴西部组团协同发展,打造文旅中心圈。紧盯妙西埠综合体项目等体验类、互动类项目招引落地,确保引进亿元以上文旅项目2个。加快海亮怡心泉谷、卿卿度假酒店等一批精品项目建设进度,争取鑫悦文旅综合体、十里芳菲.香草小镇等3个项目全面竣工并运营。理顺度假区管理机制,梳理全镇可利用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形成输血和造血的良性循环。
做特文化品牌。做好茶文化附加值,以杼山文化园为阵地,以陆羽茶文化旅游节为品牌,引入一批高品质茶文化IP、运营机构和极具影响力的茶文化名人名企,建成行业内一流的美学生活茶文化产业园。依托专业运营团队,充分利用“乐游西塞”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全节事与全媒体营销,打响“西塞山前白鹭飞”文旅品牌。积极对外推广,锤炼景区景点重点元素,提升文创产品,优化打卡线路,赴一线重点城市办好系列推广活动,实现“西塞山”品牌影响力、传播力“双提升”。
做精文明创建。做好文化礼堂“建管用”文章,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提升行动,承办2024年全市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活动。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阵地,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活动,统筹优化美术馆、博物馆、乡村图书馆等文化空间,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结合妙西文旅发展实际,重点打造“有礼单元”,培植“文明细胞”,选树“文明典型”,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营造干净整洁、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
(四)聚焦和美乡村,着力推进美丽宜居优化工程
全面推进基础建设。坚持“打通断头路、完善支小路”,投资1.7亿,启动白鹭谷至妙山线道路工程,打通西塞山度假环线。加强农村道路养护,完成楂树坞至杨庄道路工程大中修,后沈埠至杨湾等3条道路亮化工程,优化路域环境。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危房改造,标准化运维污水管网,全力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有序推进新村安置工作。扎实推进1300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完成各项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
全力提升乡村品质。统筹编制、逐步推进村庄规划,谋划楂树坞村、后沈埠村等“乡创乐园”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创建,启动杨湾村美丽乡村精品村前期规划,以打造龙山区域乡村振兴产业集群推动龙山村省级未来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暨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巩固省级星级公厕、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成果。推进妙西港美丽河湖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河道综合整治7.08公里,新增堰坝2座、闸站1座,规划编制陆家庄等小流域环境,完成四亩山山塘美化提升工程。
全域开展生态治理。坚持铁腕治气,推动重点污染排放企业落实减排增效,高压落控工地扬尘,确保PM2.5、PM10平均浓度和空气优良率“两降一升”,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处在全市前列。深化碧水行动,持续做好“污水零直排”数字化系统工作,常态化管理全镇70条河道、253个入河排污口,确保断面水质保持在III类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提升耕地可利用水平。做好“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乡村、无废工厂、无废景区各1个。
(五)聚焦平安幸福,着力推进共富共享示范工程
增进普惠服务供给。投资990万元,实施104国道潘村村、后沈埠村2个点位下穿箱涵增设工程,启动104国道至科学谷的妙峰公路,确保群众出行安全。启动稍康村等4个村、谋划关山村等5个村新村安置地建设,同步研究新村安置点基础配套所需资金支持方案,满足群众住房改善需求。聚焦“一老一小”,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幸福邻里等资源专业化运营,做细做实爱老助老和关爱儿童服务。深化浙江省健康乡镇创建成果,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健康村全覆盖。
打造乡村共富示范。以增收促共富,规范化、多元化运营强村公司,探索实施旅游项目与村庄经营的互利互促机制,有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文旅促共富,引进咖啡文化园等文化业态,探索创意进村、艺术进村、设计进村,打造一批“艺术家工作室”,推出“村趣”等乡村场景,促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帮带促共富,认真落实社会低保、社会救助、城乡居民医保、欠薪救助等政策,实现贫有所帮、困有所助,完成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户以上。强化企业责任担当,进一步吸纳周边低收入群体实现“家门口就业”,促进个体收入提升,推动共同富裕。
构建安全社会环境。重抓安全生产,聚焦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旅游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专项整治,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重抓基层治理,探索“三源治理”新路径,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警调处化解机制,攻坚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出台《网格员队伍管理实施细则》,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重抓社会治安,探索大数据条件下的警务创新模式,建设智慧公安,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工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抓好重要时段维稳安保,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争创市级平安乡镇。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征程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把执政为民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过程,大抓落实、担当实干,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一是以效能建设为先导。坚持实干至上,要善抓落实,提高工作谋划和执行质量,脚踏实地把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目标转化为现实,把该干的事情干好。要敢抓落实,少喊一些口号、多付出些行动,出实招、出新招、出硬招,克难攻坚、动真碰硬。要快抓落实,对标先进一流,持续掀起比学赶超、实干争先的热潮,推动妙西各项工作跻身第一梯队。
二是以法治建设为保障。坚持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切实运用法治思维推进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健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完善民主法治各项制度并落到实处。
三是以廉洁奉公为表率。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守牢廉洁底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促进基层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坚持从紧“过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非刚性、重点支出压减5%以上。充分发挥内审机构作用,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强化廉政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