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10/2023-00129 | 发文时间: | 2023-12-29 15:46: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无 | 发布机构: | 月河街道 |
2023年,在月河街道人大工委和人大代表的监督、支持下,为努力呈现美丽中国 “浓缩之地”美好图景,全面加强辖区内加油站、印刷厂、汽修喷漆房、餐饮油烟单位等涉气企业大气协同治理,合力开展河道、小微水体、排水口等管控提升,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做出不懈努力。
一、加强担当意识。
为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街道在巩固和完善前期有效工作机制和经验方法基础上,保持环境治理高压态势,成立了生态文明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今年以来,街道严格参照大气管控条例相关标准,严格巡查施工工地、重点监管企业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围绕“PM2.5和臭氧协同管控”治理方针,科学研判、精准锁源,推动影响大气环境相关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落实街道、社区和执法三角即时联动机制,共发现涉水涉气问题10余个,整改率100%。同时,街道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小区、道路和河道负责人,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治理”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好街道的评价制度,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考核评价中去,激发各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考核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复查制度,严格抓好整改落实。
二、加强问题意识。
一是加强治气管控。街道全面落实涉VOCs源管控措施,协助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建筑外墙涂料、市政设施维护、交通标志线刷漆、汽修喷涂、汽油装卸等作业时间,加强污染源巡查,确保达标排放。截至目前,共计出动人员100余人次,检查点位70余个次,整改问题10余个。
1、针对汽修行业,督促万国、长运等汽修店加强行业钣喷作业污染整治,每月检查活性炭更换台账情况。
2、针对在建工地,严格落实 “7个100%”扬尘防治要求,推进在建工地喷淋、过水沉淀、洒水降尘动态监管。
3、针对餐饮油烟单位,积极开展走企入店,定期上门抽查油烟净化器,加强责任主体防治意识。
4、通过第三方采购了洒水抑尘服务,定时对重点路段进行洒水降尘,空气质量较年初有可见改观。
二是严抓水体治理。月河街道对辖区内河道、小微水体、排水口开展系统性整治提升行动。一是落实河湖长制。加强辖区内共小市河、菜花泾、迎春港、锁苕桥港、钱塘港4条河道蓝藻防治,按照四级河长工作机制要求,落实每周巡河制度和三级问题解决机制,提升河湖长履职能力。二是追根溯源、找寻查挖。按照“有口皆查、有水皆查、应查尽查”要求,采取现场徒步排查方式,累计出动60余人次、巡河30余公里,排查排水口31处,重点针对东湖家园、风雅蘋洲、明都锦绣苑排水口问题进行深入研判,及时对接各相关部门,排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三是营造共建共享氛围。利用小区、学校、市场等场所的宣传橱窗、LED显示屏等公共设施,宣传生态环境满意度标语和调查电话,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工作的认知度。主动结合各类传统佳节和“国际生物多样性日”“6·5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统筹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月月有动态,以立体式宣传网络,不断加深居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工作的了解,加强生态环境工作的凝聚力。在线上线下各类媒体上,发布实际生态环保工作动态,努力做好环保工作的宣传推手。同时,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标准,利用12345阳光热线,针对居民关注度高的环保问题,主动征询民意,积极沟通协调解决问题,增强居民参与感,营造共建共享氛围。
三、存在的不足。
成绩来之不易,提升仍有空间。回顾上半年,街道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需在接下去的工作中进一步补短板。一是部分餐饮油烟单位油烟净化器处理不到位,责任主体防治意识还不够强。部分小餐饮店面由于年代久远,房屋结构、地下管网等基础薄弱,改造受限,无隔油池,只简单设置了油水分离器。二是空气质量有待提升。PM2.5、VOCSs指标尚有提升空间,仍需继续开展VOCs减排工程,全面核查涉VOCs企业源头替代情况,大力推进活性炭“分散吸附集中脱附”治理模式。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是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
1、继续开展企业臭氧管控整治工作,重点针对6家重点管控企业开展涉VOC生产工序的专项检查,主要检查企业是否按照管控要求进行停产或者限产以及废气处理设施运转情况,确保达标排放。深入企业,重点宣传督促企业继续做好废气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并进行定期进行废气检测,强化涉气企业 VOCSs治理能力,及时更新原辅材料更换台账。
2、优化调整重点道路保洁保湿作业方式,扩大重点区域保湿保洁范围,加密作业频次,确保道路无积尘无扬尘。力争PM2.5、 PM10浓度分别控制25微克/立方米、51微克/立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
二是加强社会大气源治理攻坚。
1、围绕餐饮油烟单位开展排查整治,针对沿街店铺和公共机构食堂,按照规范督促责任单位建设相匹配的油烟处理设施并执行定期维护保养制度。
2、联合执法,加大检查频率,对不符合监测规范的排放口进行整治改造,严肃查处不正常使用和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未获得营业执照的餐饮企业和露天烧烤。抵达一线,逐单位、逐项目、逐点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帮扶,依托第三方技术力量加强治理服务,确保治理攻坚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