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30502-10/2024-00025 发文时间: 2024-02-06 14:15: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月河街道
月河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一、2023工作总结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月河街道围绕“扛起主城区担当、彰显首位区风采”总目标,深入践行“深化市区一体、奋进奔跑赶超”的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八大专班”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一件事”比看,整体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马军巷未来社区获评省级第四批未来社区、南园小区入围市级标杆美丽小区评选;创建全市唯一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成功打造全市首家省级示范社区公益性零工市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94亿元,1-12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3亿元,同比增长53%;外贸出口完成1676万元, 同比增长32%。

1.聚力三大板块选商引智克难求进面对部分重点指标下滑的严峻形势,立足企业升级、项目培育、人才招引三个板块,全域谋划、主动作为,打造经济发展新格局。一是企业迭代快升级。以深挖数字经济、高端服务业为突破口,积极助推现有企业达规入库,主动谋划引进新经济新业态。湖州腾势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浙江湖颖文化有限公司2家零售企业和新武院1家批发企业完成限上年度入库资料提交,预计一季度零售业、批发业均有望实现正增长充分利用双创、望园等平台,引进电商类销售企业2家,新增名录库企业73家二是项目培育真落地。以选商引智工作为抓手,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沟通,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全年在建项目1个,茅安前地块滨江春语里项目正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固投3.17亿元3月开盘。拟开工项目1个,质监站地块已成功出让,继续抓好跟踪服务与数据入库。三是人才招引强磁场。坚持需求导向,在人才招引、就业帮扶、技能培训等方面持续发力。依托望园国际青年人才社区,建立街道辖区人才库,筑牢人才“蓄水池”,参加并举办人才招聘会22场,人才活动16场,招引大学生1077名、博士1名;承办技能大赛2场,职业技能提升800余人。

2.聚力三项重点,城区品质提档升级。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基本环锁定“一件事”比看精细化管理、危旧房整治三项重点,持续发力提速推进老城区蝶变一是“一件事”比看提质效“一件事”比看与拆、改、建紧密结合,全力以赴打造老城区中的新青年之城。高标准建成马军巷未来社区并获评省级未来社区,二里桥、文苑两个社区获评省第三批城镇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场景。提前完成5个老小区改造及美丽小区建设,其中南园小区入选市级美丽小区标杆小区。二是老城区更新有举措。把城市更新行动与垃圾分类创标杆、物业三年行动改革等紧密结合,持续加大危房除险保安力度。主动对接、动态监测,搬运队宿舍、吉山南区6幢2处危房已纳入解危风雅蘋洲等6个小区完成省级高标准小区垃圾分类提升工作。马军巷等4个小区重新签订《物业服务合同》,环东花园、朝晖苑小区已启动物业改革前期程序。18个老旧小区飞线整治专项行动全部完成。精细化管理铸品质坚持以小区环境提升攻坚行动为导向,不断强化城市管理水平,助力文明城市建设。41个小区100%达到绿色小区标准新增文明楼道8个,文明示范小区1个,提升公益景观小品25处,实现“浙风十礼”氛围全覆盖。开展市容市貌联合整治32次,专项整治56次,查处各类案件126件

3.聚力三个关键,民生服务抓实抓细始终坚持民生为本,认真落实惠民服务,重点抓好民生保障、帮扶助困、文化惠民三个关键,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一是民生保障全覆盖。建立“社会求助+医疗互助+居家养老+住房保障”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打造街道助联体服务站1个、社区服务点9个,向日葵亲子小屋3个,改造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兑现大学生租房就业补贴536人,258万元。发放高龄老人津贴2005人,142万元。办理老年卡235张,居家养老上门服务274人次。发放退役军人优待卡1434张,办理老兵码1096人。二是帮扶助困全方位。加强重点人群扶持力度,向低保家庭、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累计发放救助金240.09万元。向100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39.33万元,向402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122.82万元。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善居工程”,帮助完成居家环境改造和家电配置困难家庭6户。完成老人助餐服务3.5万人次,受理公租房申请104户,处理欠薪等劳资纠纷56起,化解率100%。三是文化惠民全领域。积极组建街道文联,围绕健身、戏曲、绘画、非遗等内容开展特色文教活动,切实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新增十五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个,完成省级文化站品质提升。有力推进社区文化家园精品项目打造,获评区五星家园1个、四星家园1个、三星家园2个。建成霅溪公园文艺赋美流动展示点,演出58场次。

4.聚力三道关口,基层治理高效联动时刻紧绷安全稳定这根弦严把节点稳控、矛盾调处、隐患排查三道关,全面守牢基层治理平安防线。一是把牢节点稳控落实班子成员包案制,构建“综治+公安+社区”24小时应急队伍,率先成立平安亚运志愿队,有力护航亚运。落实网格员对社区矫正、涉毒、信访重点对象等人员进行每月走访,共走访重点人员2069次,重点场所1996次,处理事件5888件。二是把牢矛盾调处系统整合基层社会治理资源,成功承办“三源”联治工作现场会。构建社会治理中心、“三源”联治工作站双平台,方位化解矛盾纠纷,有效提高矛盾调解效率。累计调处非警务类警情487件,其他矛盾纠纷214,调处效率同比提升1倍。依托“阿奇工作室”“索阿姨工作室”等群防群治品牌,全面宣传推广国家反诈信息,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知晓率三是把牢隐患排查关紧盯城市安全运行薄弱环节,快反应、快处置,全力以赴保障辖区内安全稳定运行。成立50人综合应急救援队,开展防汛防台检查31次,发现隐患15处;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400余次,联合执法20余次,发现隐患159处,均已100%完成整改。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月河街道继续把深入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赶考者的心态、探路者的姿态、奔跑者的状态,紧扣扛起主城区担当、彰显首位区风采的主题,加快贯彻落实新时期美好吴兴的总体部署。“稳增长、提能级、惠民生、保平安、比担当”为总体工作思路,强势推进老城品质迭代、经济扩面增量、暖心惠民提质、平安维稳除险四大工程担当作为、实干争先,全力开拓老城区蝶变篇章

1.老城品质迭代工程。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聚焦社区改造、城市管理、环境提升等环节,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实现建设精品化、管理精细化、示范精准化。

一是小区拆改提档升级。抢抓机遇,在房屋征收、旧房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有机更新激活老城区“内核”。配强力量做好吉山南区6幢、环城东路174-1号35户房屋除险保安工作加快推进文苑未来社区建设,争创省级旧改类普惠型未来社区。按照市区两级要求,持续推进美丽小区创建工作,争创市级标杆。

二是城市管理提档升级。锁定年度目标,在推进绿化美化、小区物业管理、垃圾分类等工作上下足绣花功。积极主动靠前靠上对接,争取尽早启动莲花庄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让公园与城市景观立体融合。全力推进环东花园、朝晖苑和风雅蘋州3个小区物业管理提升,南园一期、南园二期2个小区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精准分类小区。常态化开展机动车辆乱停放、鱼车滴漏、渣土撒漏及门头店招等专项治理工作

三是环境整治提档升级。继续以小区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为核心,集中力量做好扬尘治理、小区微水体改造等工作。打造莲花庄小区为生态修复亮点景观水体,抓好在建工程全过程扬尘管控工作,确保PM2.5、PM10等空气质量指标持续向好。创无废城市细胞3个,低碳社区1个,落实3条河道环境提升工程。

2.经济扩面增量工程。以选商引智工作为重点,深挖潜能空间“核心力”,优化双创产业园、旅游大厦等楼宇空间布局,推动人才企业“引进来”、“育起来”,加速优质企业和青年人才的双向集聚,持续做好“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文章,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

一是久久为功拼指标。以拓平台、补短板、促新增为目标,坚持把招商引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主动对接、靠前服务,确保重点指标稳进。计划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超6%;限上批发业增长3.7%;限上零售业、限上餐饮业、外贸出口增长均超10%;其他盈利性服务业增长8.6%。

二是商才并重抓招引。以望园国际青年人才社区、旅游大厦、双创中心产业园三个现有平台为着力点,加强与市城投、产投集团招商部门对接,力争引进培育优质限上企业3家,其中住宿企业1家,新开工重大项目1个。通过线上+线下等招聘形式,加大人才招引的力度,计划外出引才2次以上,组织并参与招聘会10场次。开展各类紧缺岗位的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大赛,挖掘并培育适应新产业、新技术的技能人才。计划新增青年大学生及其他大学生1100人,引进博士1名,高技能人才培训550人。打造高层次人才会客厅和“青创新城”平台,开展人才服务月专场活动,优化人才服务生态。

三是盘活资源促文旅。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月河街道的规划定位,全面开展辖区内历史人文资源的排查摸底,以莲花庄、湖笔博物馆为重点,辅以千甓亭、皕宋楼、沈尹默故居等近代历史人文资源串点成线,织线成面,与周边赵孟頫故居、明学长老纪念馆等形成呼应。主动争取市文旅集团等上级部门支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人文游景观,融入全市旅游大产业。同时,充分运用湖颖共富工坊,积极发展文房四宝等文化电商产业,举办线上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为文化产品插上科技的“翅膀”,使“文化+科技”、“传统+时尚”激烈碰撞、相得益彰。

3.暖心惠民“提质”工程。围绕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公共服务三方面,用心用力把好民生“脉搏”、问好实事“痛点”、下好施策“办法”。

一是民生保障真“利民”。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养老、医疗救助、群众帮扶、退役安置、就业指导“五位一体”的民生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计划提升家门口人社驿站和零工市场服务能级,争创省级示范点。新改建3A级以上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2个,改造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个,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工作。落实退役军人抚恤优待政策及征兵工作要求,100%完成适龄青年兵役登记。

二是文化教育真“亲民”。立足文化活动、教育管理两个基本点,大力推动文教事业快速发展。计划创建省一级文化站1个,省级互联网企业党建示范点1个,国际青年文化体验交流基地1个,力争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家。深化“双减”政策落实落细,强化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督管理。

三是公共服务真“便民”。依托助联体服务、公租房管理、社会心理服务等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公租房网申和心理健康宣传等工作的效率和维度。继续动态管理低保“一户一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公租房网申率提升至90%以上。

4.平安维稳“除险”工程。深化“三源”联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作用,进一步压实“全科网格”员责任,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平安细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一是“三源”联治有深度。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具有月河辨识度的“三源”治理体系。通过警源分流、信访代办、“共享法庭”调解等方式,实现纠纷事项第一时间联合化解,群众信访高效便捷,诉讼案件逐步递减。同时,全力构建反诈预警新模式,做到防患于先。

二是平安维稳有温度。通过构建矛盾联合调处、困难联合帮扶、问题联合解决、服务联合优化的统一平台,打造社区社会治理“样板间”,发挥“晓豸”、“吾新”、“和跃志愿服务队”和“所所联动”品牌效应,形成党建引领有力、社区治理有方、居民和谐有爱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提升精准服务温度,确保信访维稳工作“万无一失”。

三是安全生产有力度。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构建“1+1+N”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实现应急管理队伍、应急处突能力双加强。开展消防隐患、防汛防台等各类大排查,确保企业巡查全覆盖、隐患排查率100%。组织水上救护、人员转移等联合训练,提升基层协作能力。做好高层建筑电瓶车电阻系统安装工作,确保100%全覆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