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524672599618D/2023-00029 | 成文日期: | 2023-09-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吴科发[2023]12号 | 发布机构: | 区科技局 |
尊敬的唐卫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支持我区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议》、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对我区现代产业发展的关心、重视及对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支持。接到您的议案后,我单位非常重视,专门成立议案办理小组,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校地联合”等多种合作模式,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打造集产、学、研、创、用于一体的协同育人长效平台。久立特材等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先后联合湖州师范学院、湖州职业学院等本土高校共建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久兴材料学院、供应链管理学院和艺创新设计学院等一批现代产业学院,为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一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但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您在建议中指出的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等,我们也十分重视,并一直在推进研究解决,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统筹谋划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发展
根据湖州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布局和吴兴现有新兴产业培育实际,通过加强校地合作,联合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共同研究制定吴兴区产业学院发展规划,进一步鼓励产业园区、头部企业、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等与高校(尤其在湖高校)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培育对区域主导产业、社会经济贡献显著的学科专业建设。由区科技局牵头负责全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统筹协调解决现代产业学院在立项、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吴兴区“人才创新”专班重点工作。
二、重点打造现代产业学院示范样本
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及协同推进作用。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专用材料等关键战略新材料的研发与工艺,与湖州师范学院共同建设“湖州半导体材料现代产业学院”,建立“政校院企”协同育人机制,为湖州市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平台。政府部门、合作企业和湖州师范学院预期在未来五年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产业学院和专业建设,并免费提供太湖实验室A幢2000平米实训基地及东部新城总部自由港H幢10-13幢(东部新城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创新创业基地。二是进一步发挥高校、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产业学院通过建设一个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半导体材料方向)及发展N个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微专业(与东尼电子合作设立“碳化硅生产与加工”、与华远微电合作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区域泛半导体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在建设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创新团队建设、校企合作课程、“产业导师”岗位设置、兼职报酬制度等方面出给予一定支持,打造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三是进一步发挥区域产业优势。优先支持泛半导体、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具有一定建设基础的产业学院发展,鼓励其在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发挥其良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学院发展,并争创全国示范性产业学院,扩大全国影响力。
三、有序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平台载体建设
构建“一总部两基地多中心”功能布局的现代产业学院平台体系,鼓励各高校、企业对现有高水平实训基地进行改造升级,整合资源打造集实践教学、真实生产和创新创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或校企联合实验室。1:学校内建设产业学院总部,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部分实验课程。2:太湖实验室设立产业学院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培养提供实验、测试等实训环境;总部自由港设立产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基地(H幢大学生创业园),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空间。N:与半导体及光电材料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多个校企人才培养中心,共同推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四、持续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政策保障。贯彻落实《湖州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支持高校设立产业学院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二是加强资金及场地支持。研究建立企业、行业、地方和学校等多主体的稳定投入机制,设立现代产业学院发展专项资金,为产业学院提供场企业培训补贴、师资培养补贴、学生实习岗位补贴等多方面支持。同时,为现代产业学院保障提供一定物理场地空间。三是营造产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建立产教融合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宣讲,积极营造全社会大力支持、深入参与产教融合发展、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良好氛围。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区科技创新工作!
湖州市吴兴区科学技术局
2023年9月12日
(联系人:周敏旭,联系电话:2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