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524672599618D/2024-00015 | 成文日期: | 2024-06-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吴科发〔2024〕5号 | 发布机构: | 区科技局 |
尊敬的袁云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承载支撑,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提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谢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接到您的提案后,我局非常重视,专门成立提案办理小组,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创新强区、人才强区首位战略,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夯实创新矩阵、提升创新能级,谋深谋实科技、产业、人才协同发展文章,全力打造西塞科学谷、阳山时尚谷和太湖实验室等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科创平台,先后获得国家级海智基地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首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省级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创建、省级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等工作成效明显。但科技创新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您在提案中指出的创新能力相对较低、高层次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辐射能力不足等,我们也十分重视,并重点围绕您提出的“科技创新+”模式推进研究解决,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一是赋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围绕“未来产业集群高地、标志性项目承载高地、领军企业培育高地、创新资源要素集聚高地、‘三生’融合示范高地”的定位,高标准推进湖州现代物流装备高新区建设,以创建类第二名的成绩,位列全省高新区综合排名第6名,并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突出集体”荣誉称号。
二是赋能半导体产业发展。以太湖实验室为主阵地,聚焦泛半导体产业招引高端人才和科研项目,目前已签约入驻浙工大湖州数字经济技术研究院、湖州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中乌(乌克兰)金属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4家。一方面,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签约设立研究院,“一体两翼”建设太湖实验室,2023年,联合暨南大学共建暨芯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RISC-V云上实验室在吴兴全球首发,华为与“双一流”高校合作的首个现代产业学院落户吴兴。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本土高校支持力度,与湖州师范学院共建半导体与光电产业学院(吴兴分院),搭建“一总部两基地多中心”的产业学院平台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等系列工作,推动地方产业发展。
三是赋能美妆产业发展。阳山时尚谷着力打造美妆时尚产业集聚地、绿色智能新引擎,已投入使用国际美妆时尚博览中心、美妆保税选品基地等,创美产业园、美妆科创中心两家孵化平台已投入运营,方圆化妆品检测实验室、功效化妆品中心等7个科技人才项目已启动建设,2023年新招引生物医药产业项目5个。
四是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西塞科学谷形成“生态+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已签约入驻工业控制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中子实验室、浙江大学智能科学计算与数字服务联合实验室、浙江高分中心实验室等科研院所11家,引进上海泛微、鼎捷软件等24个优质科研项目,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二、重点招引科技创新项目
对标绍兴市越城区、苏州市高新区等,统筹用好产业招商、驻外招商、以商引商和基金招商,重点招引科技创新项目。
一是高质量开展中介招商。与仲量联行、苏州台协会等知名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锁定我区主导产业和以新材料为主的第三代泛半导体、软件服务业等新质产业,引进一批标志性“高大上”、“链群配”、“专精特”项目,培育一批未来的“金象金牛”,打造高端产业集聚。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招商。建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和产业联盟,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各环节中小企业落地吴兴,全力支持久立特材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尼电子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三是持续打响招商活动品牌。统筹吴兴开放周、人才周、经贸科技洽谈会组合拳,发挥驻点分局“桥头堡”作用,定期在重点城市召开产业链专题推介、沙龙等活动,做到“天天有客商,周周有签约,月月有活动”,举办大型签约投促活动不少于2次,邀请投资商和科技企业代表了解吴兴的投资环境和科技创新优势,参与我区投资热潮,以增强招引实效。
三、全力引育科技创新人才
一是做强平台引才育才。坚持以人力资源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持续推进人才科技招商,抓实人才项目、青创项目引进。扎实开展2024年第一批“南太湖精英计划”、省引才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建立“双月联系、每季走访、年度评估”机制,力争入选数居全市前列。启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全球青创大赛和中国海外学子报国行·湖州站活动,推进“科创”“数创”“商创”“文创”“乡创”“云创”6类青创项目转化落地。
二是全面实施增值化服务改革。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招商行动,重点加大上海外服、聘也科技、杰博人力等头部机构招引力度,培育人力资源出海服务新业态。设立浙江财经大学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湖州分中心,以产学结合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围绕全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探索开发产才协同指数。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试点。依托青创工场主平台和物装、童装、美妆三大产业建立一中心、三基地、若干站点的“1+3+N”产教融合体系。联合湖州师范学院在青创工场创建省级智能装备产业研究生联合基地,引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设立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形成物流智能装备产业人才培养新路径。
四是精准施策服务人才。设立外国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组织参与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举办外国人才专场招聘会,开设在吴外国人才“汉语必修课”,配备人才服务专员和工作助手,解决外国人才来华、在华工作生活需求30余项。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请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我区科技创新工作!
湖州市吴兴区科学技术局
2024年6月12日
(联系人:吴苇航,联系电话:228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