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30524672591659T/2023-00033 | 成文日期: | 2023-08-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无 | 发布机构: | 区审计局 |
关于2022年度吴兴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吴兴区审计局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市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聚焦主责主业,高质量开展常态化“经济体检”。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11个,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8份,查出问题金额1.2亿元,促进完善制度10项,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31条。
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各部门、单位积极践行“深化市区一体、奋进奔跑赶超”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事业,区级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主要表现在:
一是财政运行平稳有序。2022年全区财政总收入按自然口径较上年增长4.14%;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民生支出,2022年十项民生支出较上年增长17.57%;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下降4.62%。
二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利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助推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发展;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财政管理提质增效。2022年吴兴区财政逐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机制,首次完成3个项目(政策)的事前绩效评估,开展全区52个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对1个项目2021年累计发行的专项债券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一、预算管理和财政政策执行等审计情况
围绕预算法的贯彻实施,开展了区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部门预算执行情况、乡镇财政决算情况审计,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
(一)区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审计结果表明,区财政局积极推进预算管理改革,财政收支管理逐步规范,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利息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1379.81万元利息收入未及时上缴国库。
2.专户资金结转两年以上未使用。2个专户中3951.12万元资金连续结转两年以上未使用。
3.“钱随人走”制度改革推进不到位。“钱随人走”配套制度尚未完善。转移支付资金未及时分配。
4.项目退出机制不健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项目库中84个2021年实施的一年期项目未按规定定期清理。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23年4月,对区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表明,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总体较好。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科技项目建设进度滞后。1个项目尚有1190万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未使用。
2.中小学“生均定额”经费使用不规范。4所学校在生均定额经费中列其他费用共计271.1万元。
3.物业费等费用核算不规范。3个单位将68.08万元物业费等费用在“委托业务费”中列支,核算不规范。
(三)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度财政决算审计情况
2022年7月,对高新区管委会2021年度财政决算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表明,高新区管委会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收支结构不断优化。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厂房收储后续管理不到位。国企收储厂房后未登记入账、未收取租金。
2.公租房宿舍出租管理不到位。公租房宿舍出租台账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管理不到位。
3.招商引资项目后续监管不到位。1个投资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对后续运作情况进行有效跟踪监管。
4.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范围不完整。下属三家事业单位2020年和2021年的资产负债数据未纳入财务报告编报范围。
二、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等审计情况
(一)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2022年6月,对吴兴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果表明,区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粮食生产发展方面管理不到位。尚未制定粮食生产贷款贴息工作会商制度;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实际补助范围不符合规定。
2.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护提升方面管理不到位。2个高标准农田工程未按施工图纸施工,3个村建设的灌排渠淤塞实际未发挥作用;1个村非粮化整治不到位。
3.绿色农业发展方面管理不到位。1个项目中部分资产被无偿使用、部分资产使用绩效低;农药废弃包装物贮存不规范。
4.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管理不到位。1个2019年底应完成的项目至2022年6月底尚未完成;1个项目超范围列支奖补资金152.92万元。
(二)国有企业监管方面审计情况
2023年4月,对吴兴区国有企业监管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表明,区国资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区属三大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清算补缴等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吴兴区尚未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外派监事会组建不够规范。事业单位下属国有企业未纳入监管指导范围。
2.个别国有企业治理不规范。区融媒体中心下属国有企业存在公司组织架构和内控制度不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三)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审计情况
2023年4月,对2个单位2019年至2022年实施的30个信息化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表明,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未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完成验收。8个项目均未在合同约定期限内完成验收。
2.项目运行管理不规范。11个项目未上架全省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5个项目未归集本地数据。
3.系统使用实效不理想。1个项目使用率较低。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审计情况
(一)吴兴区2022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2022年8月,湖州市审计局统一组织的2022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推进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高标准、大力度推进政府民生实事,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不规范。技能提升补助存在补贴领取审核不到位、网络培训授课不规范等问题。
2.未落实困难人员等培训生活补贴政策。截至2022年9月底困难失业人员培训期间临时生活补贴政策未能有效落实。
3.老旧小区改造方案缺乏统筹。改造内容主要以基础类和完善类为主,提升类工程较少。
4.“浙里平安”类民生实事项目管理不到位。1个项目经理、监理履职不到位,未及时完整反映施工过程中各类风险隐患。
(二)疫情防控物资使用管理方面审计情况
2023年4月,对防疫物资交接、仓储、使用等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表明,疫情期间吴兴区按照防疫物资“集中统筹、保障急需、专物专用”的原则,全力做好防疫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物资仓库管理不规范。仓库无专人管理,物资堆放杂乱。防疫物资仓库台账账实不符。
2.防疫资产管理不到位。部分资产未登记入账,也未履行产权调拨手续。
四、重大公共投资项目等审计情况
(一)吴兴区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审计情况
2022年6月,对2021年6个乡镇、国企500万元以上公共投资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果表明,相关项目单位基本能够按照建设程序要求完成建设任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不规范。
(1)工程设计先实施后招标。2个项目方案和初步设计先实施后招标,涉及金额368.2万元。
(2)招标文件约定建设规模与初步设计批复的建设规模不一致。1个项目中实际招标文件约定的景观工程面积较区发改委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涉及面积增加97.98%。
(3)无信息价材料签证价格虚高。1个项目中成品竹篱笆含税签证价较同期同规格含税市场价高111.59元/米。
(4)工程总承包管理费和设计费计费超标准。1个项目合同约定的工程总承包管理费和设计费超过按标准计算最高限额226.5万元。
2.工程施工建设管理不到位。
(1)工程质量管理不到位。2个乡镇2个项目存在施工材料材质不符合设计要求;3个乡镇4个项目存在实际施工不符合设计要求,少做漏做情况;2个乡镇2个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但未见相应隐蔽验收和试验报告等过程性资料。
(2)参建单位履职不到位。3个乡镇4个项目存在总承包(EPC)项目负责人等与投标文件承诺配备人员不符情况,2个项目监理跟踪人员到位率低情况。
(二)“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执行审计情况
2022年6月,对2021年3个乡镇实施的5个“4+1”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的结果表明,相关单位积极推进“4+1”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项目实际开工时间晚于计划开工时间。1个项目实际开工时间较计划开工时间晚3个月。
2.项目未按期供地。1个项目二期延期11个月供地。
3.计划投资完成率低。截至2022年底,2个乡镇2个项目实际完成计划投资的31.33%和39.33%。
4.协议条款设置不明确。1个项目投资协议未约定甲方政策兑现条款和乙方违约责任条款。
五、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审计情况
(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2022年完成了对4个单位5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基本履行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应负经济责任问题17个,均为领导责任。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三重一大”制度未有效执行。3个单位均存在重大经济事项未经民主决策问题。
2.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到位。1个单位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存在奖补办法修订不及时、补助资金支付依据不充分问题;1个单位存在尚未开展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决算审核工作等问题;1个村的财务核算未纳入“三资”中心统一管理。
3.财政资金管理不到位。1个单位存在部分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费用下沉至公司列支等问题;1个单位存在部分专项资金支付程序不规范,未见相关佐证资料问题。
4.国有资产管理不到位。3个单位存在资产未登记入账、房产被企业无偿使用、租金应收未收等问题;1个单位存在信息系统验收不到位、系统部分功能未有效运行等问题。
(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情况
2022年对2个单位3名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结果表明,2个单位基本贯彻落实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不到位。1个单位存在基础数据未及时掌握、部分水域被占用后未采取补救措施等问题;1个单位存在垃圾重复计重多列支费用、对辖区内危险废物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2.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项目建设运行不规范。1个单位存在资产所有权归属不明问题;1个单位存在多计工程款、工程变更未经审批等问题。
3.农村“三资”管理不到位。1个村级下属公司存在白条抵库、现金支付无依据、村级公墓墓穴底数不清和定价标准不一、未按投资比例收取被投资企业拆迁补偿款等问题。
六、审计移送的问题线索情况
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区审计局共移送涉嫌违法违纪和重大违规问题线索10件,有关机关和单位已处理5人,追缴违法所得及罚款、核减工程款等共计26.89万元。
七、审计整改工作推进情况
2022年至今,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对审计报告、专报多次作出批示,促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意见》《重大审计问题整改督察督办管理办法》等制度,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和推进力度明显增强。区审计局依托“七张问题清单”,联合各监督单位形成合力,强化审计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从体制机制方面堵漏洞、强管理。
八、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
(一)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促进财政管理水平提质增效。
持续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落实财政管理各项任务,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财政收入征管,持续推进结余资金清理盘活,提升财政资源统筹管理能力。合理管控财政资金分配使用进度,严格执行预算开支范围,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确保国有资金高效使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坚持改革发展理念,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结合吴兴实际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机制,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使用监管,切实提升农业项目实施绩效。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管理机制,提升国有企业内外部监管水平。积极落实“4+1”重大项目建设管理相关规定,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立项、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全过程规范管控,确保项目高效落地。
(三)做实幸福民生品牌,促进群众获得感稳步提升。
建立完善各类惠民政策,细化职业技能培训、老旧小区改造等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政策实操性;加强对防疫物资交接、仓储、使用、产权登记等全流程管理,确保权属清晰、账实相符、物尽其用。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强资源开发过程管控和利用后的跟踪监管,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效增进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