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历史名人——钮介臣
  • 来源: 区文广旅体局
  • 发布时间: 2019- 08- 26
  • 浏览次数:
  • 【字体:

钮介臣(1888—1972),名家连,小名喜宝,以字行,湖州人。14岁进双林吕恒兴衣庄做学徒。15岁转湖州丁仁记绉纱庄做学徒,3年满师,升为职员。21岁受聘于湖州老悼泰绉纱庄。由于勤奋能干,深得店主看重,23岁升调上海老惇泰当会计。25岁离店,独自经营绉纱,从湖州机坊港贩运绉纱至上海销售,生意越做越大,资金越积越多。民国3年(1914),介臣与其兄、弟在湖州开设弘生昌绸庄,经营湖产绉纱运往上海的批发销售业务。

民国5年起,又在家中开设机坊,初有手工抛梭织机两台,继增至4台。7年,在小西街回龙桥与别人合伙成立达昌绸厂,9年扩展到45台拉机。次年在湖州新马路(今志成路)购进宫府衙门旧址,建造厂房,开设达昌第二电力织绸厂。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拥有电力机90台,职工233人,年产绸1万匹30余万米。在上海开设总发行所,杭州、苏州分设办事处。

16年,在德清大麻镇海卸村花港漾置地30亩,集资开设苕溪丝厂。同时,在湖州城区、南浔、双林、菱湖、花林、洛舍等地,自办收茧站10余所。又集资合股创办天昌炼染厂。从收茧到缫、织、染、印形成系列化,把握各生产环节,使产品质量精益求精,创出许多名牌产品,赢得很高的商业信誉。如特号葛、国泰呢、长春呢、礼服呢、“40、45、54'’花素派力司、华绒葛、素璧绉、双绉、素绉缎、花绉缎、九霞缎、采芝绫、爱山纱、织锦缎、古香缎、飞马绉、电力纺等名牌产品,不仅行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拉萨等各大城市,还远销美、英、法、印度和东南亚渚国。其中真丝和各种交织被面更负盛名,其花样有数十种之多。有些图案,不惜重金聘用名师设计,如“八骏图”的马、“三阳开泰”的羊,都请名画家赵叔儒画成,“凤竹牡丹”的竹和石,请吴昌硕画样。

介臣一生除创办达昌第一绸厂、达昌第二绸厂、苕溪丝厂、天昌印染厂外,还创办达昌丝厂、达昌面粉厂、达昌门市部、农场、养鸡场等,并投资塘栖华纶丝厂、杭州震旦绸厂、杭州九豫绸厂、全浙丝织公司、德清大有第十蚕种场、上海友大机器厂、湖州电厂、苏嘉湖汽车公司、湖州老恒和酱园、湖州达昌酱园、南浔信益丝厂、震泽达丽益丝行、苏州泰记绸厂等20多个企业。分别担任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经理、监理、董事长、常务董事等职,并担任卜海绉业公所所长、上海绸缎同业会常务理事、吴兴公立医院常务董事、湖州绉业小学校董事会董事等职。与苏州振亚绸厂娄风韶,杭州庆成绸厂‘徐立民、徐礼耕两兄弟,共执苏、湖、杭三地丝绸界之牛耳。

介臣虽家中殷富,但自奉俭朴,晚年深居简出,谢绝应酬。1972年12月19日病逝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