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三卷十篇,论述了茶的起源、采制、熬煮、茶器、茶人、茶事,品茶论道,考古追踪。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饮茶便成为了人人可享的风雅娴静之事,成为精神的符号与文明深处的甘泉,其影响浸润世代,散播全球,一抹茶香的魅力,悠远而未穷尽。假装离城人文游学“西塞山前”,走进湖州,在茶经故里,溯源千年经典,不只是茶的考古,茶的传承,也在“以游带学”的理念下,与众多师者、践行者一起进入游学课程,多维度地了解、探讨茶文化、茶美学、茶生活,有对当下茶生活的驻足与反思,也有对茶产业未来的憧憬和探索。
李辉 | 中国原创美学IP运营机构“壹心家”联合创始人、策展人、手机原创视频作者。“不因传统而传统”理念倡导者,“聴茶”“水月镜花”茶剧场、“草木集”美学雅集、“九城九景”系列茶会IP等项目策划人。
对于创建与打造茶文化IP,我们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法,更要找到系统化的体系,同时,还要学会思考更多垂直化、圈层化的内容消费和文化升级的需求路径,并要在运营上建立持久的商业模型。基于个人或机构的茶文化IP顶层设计关照到沉淀用户的情感、跨界融合下的创新、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从而使其具有精神属性与创新活力。
李辉老师在茶文化IP的打造与养成中秉承了与时间平行,与空间交错,与人融合的理念,搭建了人与自然、人与空间、人与人的文化体验和精神链接。每一个茶文化IP均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养成,形成其特有的人文理念和面向,以茶美学引领为前瞻导向,以文化商业为实践目标,逐步构建兼具美学特质与运营闭环的逻辑体系。
课程内容包含“茶文化IP的表达形式”“茶会IP的策划”“茶剧场IP的商业逻辑”“壹心家IP品牌的案例分析”等版块,也是李辉老师将茶文化、茶美学、茶生活结合IP项目运营整理为公开课程的首次开讲。
沈柏桾 | 茶点师,师承茶点设计师、《药食不分之茶点岁时记》作者张若轩,专注研习茶点文化,主要制作茶菓子和酥点,长期开设茶点美学沙龙课、系统课,教授传统制菓技艺。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茶经》中收录了前朝历史中的“茶菓”,“菓”是中国人对点心的一种古老的称呼,随着历史的演变受到文人追捧,逐渐取料讲究,手法精湛。“菓”中世界有天地自然和四时风物,不只佐茶生韵,也自成体系。“吴兴米,炊之甑香;白马豆,食之齿醉。”菓子源于唐,兴于宋,成为“不舍得入口的艺术品”。
一堂东方美学唐菓子体验课,了解茶菓子的历史,在和煦春日里唤醒“四叶草”,闲美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手间风物。体验课中,每人将制作2颗菓子,现场提供制作工具材料,操作时间1-1.5小时,并赠送定制精美礼盒。
作为中国原创设计师家居品牌的代表之一,「多少MoreLess」一直在探索当代中国人生活空间的营造方式。「多少」取自老子的“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它以最简洁的词语,表达了中国哲学中的思辨。多少MoreLess原创家具联合创始人天珂老师,于上海打磨了「多少闲室」这一全新的体验式概念空间。以茶书房为载体,它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会友交心、与自我独处的心理空间。本次游学,天珂老师将会带来一堂多少闲室空间运营课,解读「多少」对精神家园的理解,为当代茶空间与美学空间的营造赋予灵感及可能。曲玫霖 | 长兴金紫笋品牌创始人,盛世茶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茶经》奉“紫者上”“笋者上”,自唐朝起,紫笋茶一度贵为贡茶上品。而今,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题字:“金紫笋黄叶茶之冠”。长兴紫笋茶间植于竹林之中,叶芽粗壮似笋,精心加工后,干茶形似兰花,滋味鲜爽甘醇。长兴一带世代种植紫笋茶,长兴金紫笋作为传承之茶,正走在探索与创新的路上。 本次游学,我们将走进山林里的茶田,观摩采茶盛况,以一席山岕间的素宴,品鉴早春之茶,感受清润的山野之气。曲玫霖老师将以紫笋茶的前世今生为分享题目,讲述紫笋茶自父辈至今的传承之路,讲述金紫笋的品牌探索,也将“紫笋茶走出去”作为共同探讨的话题,与学员一同畅所欲言。林瑞炀 | 大唐贡茶院院长,非遗紫笋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七经目制茶法传承人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陆羽曾著《顾渚山记》,在考察研习茶事时,顾渚山曾给予他很多写作的灵感。大唐贡茶院位于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如今的大唐贡茶院院长林瑞炀,一直致力于弘扬紫笋茶的传统文化与传统制作技艺,恢复了传统紫笋茶饼茶的制作工艺,复原了唐代蒸青工艺散茶及唐代二十四器煎茶法。《茶经》所建构的茶学体系和茶文化精神是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的,《茶经》开创了中唐以后的饮茶风尚,茶不再是同其他药食同煮,陆羽发明了煮饮法,推崇单纯用茶饼经过炙烤、碾末煮茶汤。我们将在游学中,体验一次那个时代的饮茶法,也将在林瑞炀老师的引领下,梦回一个时代的记忆与技艺。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这是唐代诗人张文规对当时紫笋茶进贡情景的生动描述。在当时,每年第一批茶,必须在清明前十天起程,由陆路快马运送,限清明节前运到京城长安。茶饼,承载了工艺与历史,镌刻着车马与喧嚣,凝结着劳作与智慧。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用了三国时期魏的张揖《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即是中国关于饼茶的最早记载。《茶经》三之造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唐宋两代是中国茶饼生产的鼎盛时代。大唐贡茶院茶研学负责人李伟强老师将会在游学中引领一堂古法制作茶饼体验课,追溯风致,复原唐代的紫笋茶饼加工工艺。 
吴仁斌 | 妙西文化学者。创新旅游线路,深挖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优势,完成大型纪录片《霞幕北飞》,整理出版系列文旅丛书,《西塞揽胜》《妙西文踪》《陆羽古道》等。多次参与原乡文化旅游节、陆羽茶文化节、丝绸文化节、世界乡村旅游大会等大型活动的策划工作。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陆羽隐居苕溪之畔著《茶经》,湖州因此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说起妙西杼山与古刹妙喜寺,有着陆羽与一众友人的人文理想与山水情志,他们曾于此吟诗作赋,品茗斗茶,共论禅理,切磋茶艺。说起霞幕山,亦留下禅茶一味的史诗佳话。“湖州以吴兴之土,太湖之滨,风水畅达,人杰辈出。风景文化,尤以妙西为盛,茶道创于斯,韩禅源于此,茶禅一味,自兹渊源。”我们将在妙西文化学者吴仁斌老师的引领下,重走陆羽古道,登临杼山,于西塞山前“围炉夜话”,听一堂妙西文脉与陆羽历史分享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千年的指引,论述着茶者之精神,于今仍然受用。我们将深刻感知一片小小的茶叶,昂然地承载着深远丰赡的文化内涵。屈定军 | 非常茗团队核心成员,潜心研究古树茶之美,立志传播云南普洱文化,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美学的有机融合,以滋养当代国人之精神文明。 Course introduction 课程介绍
时间的茶,以时间为轴线,以陈化为根本,是非常茗践行长期主义的珍品力作。自2022年开始,非常茗“时间的茶”均采用自身既有的生态仓自然陈化五年以上的强产品系列茶品,精心分装打造,完美呈现“一经唤醒,即是珍品”。 时间的茶,走入一堂普洱品鉴课,感受茶的存储之于时间的力量,了解精美又具备可持续理念的锡罐或铝罐专属存茶容器;于时间宽厚的维度,品纯料古树普洱珍品,由非常茗品牌核心成员屈定军老师带来两款分享,2017年的一扇磨和2018年春弯弓。游学费用:6800元/人,三人及以上团队6460元/人(报名后请添加客服微信:YIXINJIAEDU)费用包含:课程费、筹办物料,服务团队,驻地餐饮与住宿,拍摄费用,交通专车,证书,保险、门票等。餐饮与住宿包含:3月31日-4月1日两晚住宿(山居温泉双床房),餐饮包含两次早餐,两次午餐,两次晚餐,及露营夜茶费用。费用不含:个人出发往返湖州西塞山前交通费用,行程外一切个人消费,如需独立住房请添加客服补差价。
温馨提示:游学及活动暂不对十六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开放。付费报名后添加客服微信(YIXINJIAEDU),客服将邀请学员加入假装离城游学微信群。如有特殊需求及餐饮禁忌请与客服联系。重要声明:行程如有调整,内容及时间以现场为准。参加游学需遵守引导活动规范,并确保个人安全。已报名学员因自身原因导致行程取消,已缴纳费用概不退还,可转让他人,敬请知悉。
假装离城,是壹心家打造的人文游学IP。定位于文旅研学、设计美学、生活方式、商业运营领域,将学与游通过主题衔接,全景沉浸式美学体验,深度对谈讲学,为品质客群提供基于艺术与生活,美学与商业的研学体系和社交平台,分享包括实用学与无用之用的人文美学精神。西塞山前,是一个以茶文化、茶美学、茶生活为目的地的文旅社区。坐落于以茶圣陆羽为地标的茶经故里湖州吴兴,西塞山前将通过品质度假、游学访问、营地雅集和艺文活动的展开,鼓励人们回归自然和践行生活美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