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330502000000/2025-1010303510 成文日期: 2025-07-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办公室(财务科)
关于吴兴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7号建议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29 14:43:14


关于吴兴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17号

建议答复

 

尊敬的彭卫忠代表:

您在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古桥保护的建议》(第017号)收悉。感谢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古桥保护难题及建议,切中要害,针对性强,对吴兴区进一步做好古桥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经认真研究,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吴兴区古桥梁概况

品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古桥梁是吴兴区不可移动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我区共调查、登录、公布各类古桥梁183处。截至2025年4月27日,正在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各类古桥梁20余处。吴兴区古桥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数量众多。目前发现的古桥梁达200余处,在湖州各区县中排名靠前。二是序列完整。从宋代开始出现石质桥梁后,我区现存的古桥梁其时代涵盖南宋、元、明、清、民国等各个时代,无时代缺环。三是品类丰富。从形制上看,主要有梁桥、拱桥,拱桥圆弧拱、马蹄拱、半圆拱;从材质来看,主要有武康石、太湖石、花岗岩,山区还有就地取材的“乱石拱”。四是价值重要。潮音桥是“薄孔薄墩技术”的典型代表;潘公桥具有重要的人文纪念价值;源洪桥具有明确的南宋纪年,是浙江省内不多见的南宋古桥梁,具有“标准器”的作用。

二、历年来吴兴区古桥保护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各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文物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区古桥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大批古桥梁得到有效修缮保护。自2009年以来,累计争取省、市资金约1200万元,对吴兴境内的妙济桥、源洪桥、王家桥、同济保家桥、永兴桥、西姆塘桥、西潘太平桥、洗马桥、项王塘桥等70余处古桥梁进行了修缮。2021年吴兴区文物局挂牌成立后,区文物局高度重视古桥保护工作,通过下发工作提示单等方式积极督促镇街认真履行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推动八里店镇、高新区开展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斗永安桥、白龙塘桥等古桥梁的修缮工作。通过修缮,大批古桥梁解除了结构性安全隐患,较好地恢复了历史风貌。二是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工作。积极贯彻国家文物局关于“重视岁修,减少大修”的文物保护工作指示精神,每年安排经费对辖区内的各类古桥进行环境整治,2024年对福臻桥、罗家桥太平桥等17处古桥梁,2025年对潮音桥等24处古桥梁进行了环境整治。通过环境整治,清除灌木、杂草及人为堆积的垃圾等,将桥梁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对部分古桥梁实施异地保护。对因整村拆迁、工业园区建设等原因原地丧失保存条件的,通过异地保护的方式加以解决。2014年以来,全区因配合各类基本建设需要,对元通塘桥、兴桥、万年桥、黑龙塘桥等6处古桥实施了异地迁移保护,较好地平衡了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们十分赞同彭代表在议案中的分析、总结,吴兴区古桥梁的保护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古桥保存环境失真。吴兴区部分古桥因整村拆迁、河道改造、道路拓宽等工程影响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部分古桥从水乡环境迁移至陆地成为“旱桥”,其历史风貌和文化价值受到影响。二是建设与保护矛盾仍较突出。目前,一些镇街文物保护观念不强,还没有很好承担起主体责任,在基本建设项目、土地全域整治项目中忽视古桥梁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上述情况我局将采取以下工作举措。

(一)进一步夯实责任体系

一些镇街在项目推进中存在“重经济、轻文化”倾向,部分基层干部对古桥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不足,导致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我局将开展专项督察工作,进一步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将文物保护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明确属地政府“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进一步加强古桥本体及环境保护

一是全面摸底建档。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开展古桥资源全面普查,依托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一桥一档”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古桥地理位置、建筑特征、历史沿革等信息进行动态更新。

二是加强风险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吴兴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建设项目审批监管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联合自规、住建、水利等部门开展古桥周边建设活动风险评估,对涉及古桥等不可移动文物的工程项目实行前置审批程序,从根本上杜绝工程建设对古桥安全及周边环境的破坏。

三是开展古桥修缮及日常养护工作。对已面临结构性安全隐患的永安长桥等古桥梁,推动属地政府尽快开展修缮工作,我局将予以业务指导;每年拨出经费,开展古桥清理工作,确保古桥自身安全。

四是实施环境整治。结合“五水共治”等工作,推动水利部门、各镇街对因水系变化受损的古桥开展环境修复试点,通过生态驳岸改造、植被恢复等方式适当还原古桥历史场景。

(三)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参与

一是搭建参与平台。“吴兴文旅”微信公众号开设“古桥守护”专栏,开通群众举报投诉通道,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治”格局。二是培育志愿队伍。联合高校、中学、社区、企业等成立“古桥保护志愿者服务站”,组织大学生、中学生和其他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开展古桥巡查、照片记录等活动,首批拟招募志愿者50名。

(四)进一步加强保护宣传

一是打造立体化传播矩阵,在湖州电视台、吴兴融媒体中心等相关栏目中策划古桥保护专题报道,让古桥“活起来”,提升古桥保护的知名度。二是开发文创产品,联合文旅企业推出古桥主题明信片、具有古桥元素的日历等文创产品。三是融入教育体系,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古桥研学游”活动,培养青少年保护意识。

(五)进一步完善古桥保护法律政策体系

近年来,吴兴区文物保护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2024年密集出台了文物保护相关的政策性文件:文物局与区法院、区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共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意见》,为全省县区层面首次推出与司法部门的专项合作体系。与区公安分局联合下发《关于建立文物安全联防联控长效工作机制的通知》,全面加强与公安机关在保护田野文物、打击文物违法犯罪领域的合作。与发改、自规、建设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吴兴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项目审批监管工作的通知》,全面加强涉建审批,做好源头管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彭代表的建议,积极向区政府领导汇报,恳请市级主管部门提请市政府将2005年出台的《湖州市古桥保护管理办法》依法上升为政府规章,使古桥保护工作更为有法可依。

古桥承载着吴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保护好古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此次建议办理为新的起点,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努力让古桥焕发新生,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湖州市吴兴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