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330502000000/2025-1010303563 | 成文日期: | 2025-07-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综合信息指挥室(挂党政综合办公室牌子) |
2023年东林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以来,东林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政府法治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现将东林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
认真落实东林镇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各项工作任务,根据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镇的主题工程,有效将法治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全流程。严格落实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切实发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示范作用,党政主要负责人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述职报告。
(二)统筹推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建立“镇长讲堂”和班子轮流讲法工作机制,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经济建设、深化改革、矛盾纠纷化解等日常工作的能力,全年开展各主题讲法实践14次。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建立安置帮教基地。东林司法所联合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设立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帮扶基地,为无业可就人员提供工作岗位,优化整合公司各类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帮扶基地应有的作用,积极配合东林司法所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就业帮扶工作。
二是组建东林镇“普法联盟”。2023年9月5日,东林司法所、东林派出所以及律所联合送法入校园,在东林小学举办了东林镇“普法联盟——法治无处不在”签约仪式,正式成立东林镇“普法联盟”。自东林镇“普法联盟”成立以来,共开展普法活动3次。
三是设立社区矫正“前浪导师团”。东林司法所成立了“前浪导师团”,吸收了刑满释放及社区矫正期满解矫人员的加入,以教育为主,着力推进社区矫正“前浪导师团”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展,已开展前浪导师团课程2场,共参与人次36人。
(二)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培育特色法治文化工作
严格遵循“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东林镇按照“八五”规划,常态化开展“宪法法律十进”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等活动,深入宣传宪法、法律援助法、民法典、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18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000余份。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村”为契机,充分发挥南山村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的优势,优化了原有的法治“一带一路”基础方案,形成“法治示范带”设计方案,报送“法治之路”点位和名片人物,并按时完成建设工作,本年度已完成计划内14个行政村的“植法之家”建设,逐步形成具有东林特色的法治示范带。
(三)加强合法性审核,做好依法规范审查工作
东林镇自实施《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东林镇合法性审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以来,聘请法律顾问积极参与镇、村合法性审查工作,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拉网式审查,实现合法性审查的全覆盖。本年度以来,线上线下已累计审查东林镇各类合同及行政规范性文件168份,其中包含各类合同145份,村规民约和自治章程23份,提出审查意见147份,采纳率达98.6%。
(四)自觉维护司法权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强化调解和解力度,提升行政争议化解水平,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将调解和解理念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强化行政复议调解工作,充分运用调解和解等多种方法化解行政纠纷。今年以来,累计完成经和解调解结案的案件5件,有力推动了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五)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规范开展调解工作
今年是纵深推进“枫桥经验”60周年,东林司法所继续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主动作为、担当尽责,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发挥基层人民调解职能优势,狠抓调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工作,坚持每月一排查一分析制度,强化前端信息第一时间掌握。截止目前,全年调解书面协议61份,共涉及金额约663万,口头案件243件,共涉及金额39万元,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95.3%,履行率100%,开展人民调解“法律明白人”等专项培训共4次。无因调解不及时而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群众性集体上访案件的发生,所有调解案卷均按照区局要求统一建立归档保存。
(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推进便民利民工作
一是改造提升硬件设施,持续推进司法所迭代升级,进行了服务大厅改造、调解室升级、24小时法超市等功能深化镇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发挥“一村一法律顾问”的作用,当好群众法律事务的指导员、宣传员,法律援助的代办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三是运用好律师服务民营企业的新平台,深入了解企业的法律需求,开展培训3次,培养企业“法律明白人”23人,组织6名律师深入重点50家民营企业“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了解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
(七)打造公民法治素养最佳实践
新凤鸣集团湖州基地被命名为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以来,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形成“科技传法”“阵地普法”“活动送法”“解忧讲法”“外贸懂法”五大工作机制,全力打造公民法治素养最佳实践。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法律援助宣传月以及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联合多部门积极开展“送法入企”宣传活动8次,本年度累计调处大小矛盾纠纷50余起,企业及周边发案数下降20%,矛盾纠纷数下降35%,重大案事件“零发生”,为企业高质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稍显不足
通过本年度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域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自查发现,目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体现在程序方面,不注重收集、保存履行程序的证据材料,提交的证据不够条理,部门间协作还不够,公开力度和规范性有待提高。
(二)法治宣传的有效性和群众参与度仍有不足
法治宣传渠道大部分还集中在法治海报宣传、法治讲座等传统方式中,普法形式还相对单一,群众对实际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亟需正确引导和提高,例如在涉及行政类案件时,群众习惯性思维只知道信访,但不了解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路径。
(三)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发挥方面有待提升
当前村居法律顾问的服务范围往往局限在提供日常来访群众的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传统事项上,对于所对接的具体行政村的实际情况、村居依法自我管理、民主决策和村内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把关以及多样化服务群众方面仍需加强。
(四)行政类案件前端预警和全过程化解处置有待加强
东林镇随着全域整治向纵深推进及镇域经济的发展,涉及全域整治涉稳隐患较多且趋向复杂化,尤其是矛盾纠纷涉及行政机关时,相关负责部门未能提前预警分析研判和及时前端化解,导致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滞后、不对称、不联通和过于被动的问题。
四、2024年初步工作思路
(一)坚持加强法治建设,建章立制
进一步明确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权责要求,全面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完善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坚持打造特色亮点,品牌兴法
进一步发挥东林镇普法联盟的资源和优势,培植特色亮点,着力推进东林镇普法品牌建设,通过“秀美东林”微信公众号、宪法主题公园等“线上+线下”模式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增强东林法治氛围,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三)优化村居法律顾问服务,便民利民
一是优化选任机制,注重考察律师的专业水平和执业年限,针对我镇各个行政村的特点,综合考量村委和村民诉求较多的领域,优中选优;二是加强法律顾问工作管理,顺畅沟通机制,按照实际增加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值班频率。
(四)加强行政争议案件实质性化解
强化行政案件前端风险稳控机制,全面收集、整理和反馈情况线索,及时研判案件后续风险,制定针对性方案。注重实质化解矛盾,尤其当案件进入诉讼阶段时,多措并举,妥善化解纠纷,让诉讼双方当事人能够对处理结果形成内心认同,实现“案结事了”,以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